您在這裡

獨立

父母真的「愛孩子太多」嗎?四大傾向證明多數的口非心是

作者\簡‧尼爾森, 雪柔‧埃爾溫 Jane Nelsen, Cheryl Erwin
譯者\簡捷

愛太多,很正常

如果你也是一般的父母,那麼多少會有點「愛太多」的傾向;事實上,幾乎所有父母都太愛自己的孩子了(也許除了極少數有心理疾患,完全沒辦法愛的人之外)。接下來就讓我們花點時間,看看你是不是也有下列傾向吧。(沒關係,這些事我們都做過。)

成就快樂又獨立的小孩!爸媽請學會放手

文/米加老師(黃名璽 兒童職能治療師)

千萬別樂觀的認為孩子長大後自然會學會獨立,孩子的能力往往在我們自以為是的細心照顧中,逐漸削弱。在早期療育的臨床個案中,其實有一部分的發展遲緩其實並非先天的病理因素造成,而是後天過度保護的教養環境一點一滴影響而來,其中又以三種類型的家長最容易不自覺營造出過度保護的教養環境。

怕麻煩型

害怕交由孩子自己動手做所帶來的麻煩,無論是弄髒或弄亂,甚至是動作太慢,都是令人無法忍受。

母愛/父愛氾濫型

想要竭盡一切的心力照顧、保護孩子,更以提供孩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為圭臬。

焦慮型

他會嗎?他行嗎?會不會太危險?在心裡總是有許多小劇場,上演著許多可怕或毀滅的畫面,孩子的一言一行實在令人擔心不完。

其實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不單單只是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的問題,再往更長遠去看『獨立自主』能力較弱的孩子,在自信心、責任心、自律性、判斷力的部分都相對缺乏,所以如果你不小心是以上三種類型之一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未來的路走的更穩、更遠,勢必得做點改變。

成就快樂又獨立的小孩,給學齡前家長的3個建議作法:

放手讓孩子學習做事的技巧

文/主婦張尤麗

大女兒在滿十六歲的時候,給自己的禮物是去找了週日在早餐店的打工,她想為自己存一筆滿十八歲時的出國旅遊基金。上工一個月後,老闆娘幫她的日薪加了一百元;熟客也問老闆娘:「怎麼你週六有工讀弟弟還忙得團團轉;週日有工讀妹妹在,就有空閒跟我聊天?」

老闆娘問大女兒,她平常在家裡是有作家事嗎?為何這麼能幹!大女兒說了一句話:「因為我阿母在晚上就下班變成張小姐了。」

以下節錄自《媽媽就是要這樣當》:

 

為了保命,我告訴我的孩子們,晚上八點你媽媽就下班了,請叫我張小姐。哈哈,媽媽怎麼可能跟可以變成別人呢。所以小孩還是當耳邊風般的一樣呼喊:「媽媽~~」「媽媽~~」

「不要再叫我媽媽了,叫媽媽也沒有好處給我,叫媽媽都是要叫我幫你們做事,我下班了,叫我張小姐!」然後我就窩在客廳,放空一切專心一致的認真看我的日劇,從晚上八點到十點。

小孩這時終於相信,那位萬用的母親下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她們做事跟不要接近的張小姐。於是我叫她們去洗澡,叫她們去刷牙,叫她們去拿水果跟端茶給我喝。大的很認命的接受這件事,她知道母親生氣了累了要休息。小的就會很機車的問:「為什麼你看電視,就要叫我幫你丟垃圾?」

孩子依賴心強,無法獨立,怎麼辦 ?

孩子凡事都要叫媽媽幫忙,一下子要襪子,一下子問聯絡簿,好像沒有媽媽就不會做事。究竟是孩子太依賴? 還是孩子不獨立? 不可能媽媽幫他一輩子,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 廖笙光 技術長

       在四歲起前,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尚未成熟,確實凡事都需要爸媽的協助。然而,當孩子在四歲以後,也就需要漸漸學習如何獨立,變成可以獨當一面的小大人了。但是有些孩子還是非常「依賴」爸媽的協助,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種習慣。當碰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必須要區分孩子是「工具性依賴」或「情緒性依賴」。

        「工具性依賴」是因為孩子的能力尚未成熟,所以將爸媽當作工具,已達到目的。例如:因為「前景背景區辨」不佳,所以無法在複雜的背景中,找到指定的物品。因此,每次要找東西時,就需要爸媽的協助才能完成。這時,強迫或責備孩子,希望透過堅持讓孩子學習獨立,往往只會讓孩子感到挫折,反而更不能學會獨立。相反地,運用遊戲書來練習「前景背景區辨」,或降低環境複雜度,來代替讓孩子完全獨自完成,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學會獨立。

       「情緒性依賴」是因為孩子出於害羞、撒嬌、恐懼、自卑等情緒,擔心自己會做不好,所以一定要爸媽協助才願意執行。因為並沒有真實能力問題,如果在此時,凡事都順著孩子,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為依賴。引導孩子情緒上的紓解,才能真正的解決孩子過度依賴的問題,也更需要爸媽溫和的堅持才能改變。

陪孩子「走一段路」 ―訓練獨立行走的能力

陪孩子「走一段路」-訓練獨立行走的能力

文/靖娟基金會 林月琴執行長

       根據統計,近年來全國行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雖逐年遞減,惟事故類型近六成發生於「穿越道路中」,且國中以下兒童因交通事故死亡者,平均每5人就有1位是行人,而行人交通事故有四成發生位置在交岔路口,有五成發生在穿越道路中,以年齡層檢討,「5-14歲」的兒童佔 (11.46%)排名第二,顯見孩子到國小階段獨立行走的能力仍然相當欠缺,所以照顧者應該要從小訓練孩子步行,讓孩子透過一次次的步行經驗去建構他的正確交通行為。

訂閱 RSS - 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