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事故傷害

東基製作兒童事故預防影片 期降低兒少意外事故發生

記者陳盈貞/台東報導
全國兒童及少年非自然死亡人數,事故傷害高居死因排行,臺東基督教醫院指出,根據通報社會安全網的數據,以跌落、摔倒及燒燙傷比例最高,為此特地製作「兒童事故預防」系列影片,提供家長參考,期降低兒少意外事故發生。
衛福部自二O一八年起在全臺成立七家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去年擴增至十家,東基承接臺東地區的兒保醫療中心,中心召集人、小兒科主任鄭弋表示,從一O九年數據來看,臺東的新生兒死亡率和兒童死亡率都是全國最高。
鄭弋醫師指出,以東基通報衛福部社會安全網的數據顯示,一O九年的兒少常見意外占了通報數的百分之四十四,一一O年一到八月為百分之三十九,以跌落及摔倒、燒燙傷最為常見。另外,像家中長輩服用的慢性病藥物,若不慎遺落到地上,也容易被兒童誤食,對身體產生危害。
為降低兒少意外事故發生,東基自製「兒童事故預防」系列影片,共有六個單元,包括「跌落、摔倒的預防」、「燙傷的預防」、「窒息、嗆到、噎到及中毒的預防」上集及下集、「車禍的預防」、「溺水、其他事故預防」。影片由鄭弋醫師主講,搭配簡單易懂的字卡、圖片,加深家長的印象,也能逐一檢視家中環境,只要在Youtube搜尋「東基公益」,就能找到影片內容,歡迎家長多加利用。
另外,東基除了承接臺東地區的兒保醫療中心,也是臺東縣衛生局「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計畫」的參與醫療院所之一,家有三歲以下嬰幼兒可免費申請加入該計畫,透過專責醫師的關懷協助,守護幼兒各時程的健康。

小一女童被撞「鎖骨骨折」 家長控:警衛沒通報

高雄仁武區,有一名就讀國小一年級的小女童,放學時和三年級的學姐擦撞,沒想到這一撞,導致右側鎖骨骨折,家長指控,女童跑去找警衛時,第一時間居然沒有伸出援手,還要她忍耐,等了30分鐘才有校護才出現,但學校澄清,警衛原本以為是擦傷而已,而且並非專業醫療人員,家長痛批,學校處理突發狀況,SOP有問題。

圖/TVBS 小一女童被撞「鎖骨骨折」 家長控:警衛沒通報

圖/TVBS  

受傷女童:「我不要爬起來。」 包著紗布繃帶,受傷的小女童躺在床上,痛得沒辦法好好休息,因為她在學校被同學撞到,導致右側肩膀的鎖骨骨折斷裂。

受傷女童媽媽:「妳再忍耐一下,媽媽等一下就來了沒關係,所以我到了的時候,我問發生什麼事的時候,警衛他說她在等妳喔,他也沒有跟我說小朋友受傷,是我看到小朋友在哭我才想說怎麼了。」

圖/TVBS 小一女童被撞「鎖骨骨折」 家長控:警衛沒通報

圖/TVBS

媽媽又氣又心疼,指控學校警衛沒有伸出援手,拿出監視器畫面,小妹妹在下課後4點08分,和同校學姐發生擦撞,哭著跑到警衛室,4點12分其他小朋友也出現,一起通報警衛,媽媽在4點18分趕到學校,等啊等的,在15分鐘之後,學校醫護終於出現。

受傷女童媽媽:「校護人員真的沒辦法第一時間,先去到小孩面前嗎?」  

水上鄉愛心義賣意外 人潮推落舞台音響壓傷2婦1童

▲愛心義賣舞台倒塌 2大人1童受傷送醫。(圖/翻攝自張明達(阿達仔)議長臉書)

▲張明達夫人黃瓊賢與助理協助救援受傷民眾。(圖/翻攝自張明達(阿達仔)議長臉書,下同。)

社會中心/嘉義報導

嘉義縣水上鄉3日舉辦一年一度愛心義賣活動,將璿宿上天宮媽祖廟前封街開賣,吸引大量民眾參與,但因為人潮洶湧,不小心推擠到主舞台音響,掉落後壓到2名婦人及1名小孩被壓傷,所幸送醫後暫無大礙。

嘉義縣議長夫人黃瓊賢當時為參加縣長初選的縣議長張明達拜票,發現有人受傷後也立刻協助救援,安撫傷者和小朋友,經初步檢視3人沒有明顯外傷,後送醫治療。

▲愛心義賣舞台倒塌 2大人1童受傷送醫。(圖/翻攝自張明達(阿達仔)議長臉書)

▲愛心義賣舞台倒塌 2大人1童受傷送醫。(圖/翻攝自張明達(阿達仔)議長臉書)

心理輔導-認識OK繃小孩

創傷是指孩子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受傷或看到意外發生,如車禍、火災等,所造成心理上的後遺症,進而影響孩子的日常行為及以後的人生。
 
受創傷的孩子會變得很膽小,很黏人,很容易被嚇到,他可能對以前喜歡的活動沒有興趣,變得容易分心,也很愛哭,愛發脾氣,不聽話。有的孩子反而會變得很乖很懂事,但是晚上卻會作惡夢、睡不著或尿床。有些孩子會在意外發生過一段時間後才有這些行為,有些孩子只會出現其中的某幾種行為。
大致上而言,創傷可能會經歷以下的歷程:
 

心理輔導- OK繃小孩的行為反應及如何協助

OK繃小孩
經歷事故傷害導致創傷的孩子,創傷表現因人而異,不同的狀況也有對應的處理方法:
A、孩子的表現與平常無異
有的孩子表現得跟平常一樣,或者更乖更聽話,可能是因為孩子身體還不舒服,也可能是孩子對意外解釋錯誤。例如孩子可能認為他會受傷是因為他不乖,所以他要變得乖一點;也有的孩子認為自己應該要勇敢一點,可是卻在半夜作惡夢、尿床或容易受驚嚇。如果孩子長期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可能會責怪自己、討厭自己、自信心低落。
 
B、恐慌
也有些孩子會突然想起意外發生的情形而感到恐慌,此時我們可以抱著他輕搖、為他披上毛毯,或是讓他抱著熟悉的柔軟物品,告訴他爸爸媽媽正陪著他,他很安全。要求孩子深呼吸、輕壓某物或踱腳,也可以幫助孩子放鬆。如果孩子因為太恐懼失去反應時,要孩子回答現在這個地方的聲音、味道、東西,可以幫他回到現實。過後,我們必須向孩子解釋方才只是他們腦中像電影重覆的情節讓他們害怕,其實他們很安全。恐慌結束後,多數孩子會筋疲力竭地睡著了,但有些孩子則需要一段時間平復。
 
C、尋找和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
有些小孩反而會故意去接觸那些和創傷經驗有關的事物。雖然有些活動可以幫助他們康復,但如果孩子還沒準備好,則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例如,有些孩子歷經過創傷事件後,喜歡看災難新聞或靈異節目,表現像適應不錯的樣子,但卻在晚上作惡夢,這是孩子尚未準備好,又再次經驗這些情境可能發生的狀況。

心理輔導-災難創傷篇

台灣因為地理位置、氣候等影響,時常有地震、風災等大型自然災害,造成人身及財產的損傷,在這裡特別提出災難創傷可能帶來的影響及相關處理。
 
【創傷症候群篇】
當孩子面對這麼大的災變之後會產生很多的情緒反應和行為,一般來說,這些情緒反應在幾天之後,在親人和老師的支持與保護下會隨時間慢慢減少。假如過了一個月仍然持續,或者這些現象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或情況越來越嚴重,進而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時,請您們儘早和相關的專業人員聯絡,如兒童精神科醫生、兒童心理醫師、社工師、有經驗的輔導老師,請他們協助。「創傷症候群」的症狀包括了:
1.變得非常不安和緊張焦慮。
2.突然談一些和現實不相關的事情,尤其是好像重複看到災變的現場,或者是聽到旁邊不存在的聲音…等等。
3.變得非常的敏感,如驚弓之鳥似的一有風吹草動就非常的緊張不安。
4.坐立不安,難以專心。
5.變得沒有表情,好像任何事情他都不在乎、激不起他的情緒反應。
6.退縮,對別人的談話,別人的關心沒有興趣,從人群中退縮。
7.睡不著覺,或者半夜常常驚醒,惡夢連連。
8.行為退化到更小年齡的行為,如咬手指、尿床、口吃、纏著人不肯離開、哭鬧像個小嬰兒的行為。
9.強烈的罪惡感,或者非常不快樂,甚至出現傷害自己或說些和死有關的事。
10.出現一些身體的症狀,如頭痛、肚子痛、噁心、頭暈、頻尿,身體某一部份不能動或者是暈倒
 
【父母篇】

頁面

訂閱 RSS - 事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