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兒童青少年心理狀態與適應

面對災難,兒童青少年心理狀態與適應
文/謝玉蓮 臨床心理師
1050206凌晨四點,一場地震,震碎了許多家庭的幸福,看著新聞現場畫面,怵目驚心的斷垣殘壁,我們都受傷了,無論是身體或心靈,無論是災區或非災區,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心是如此沉重,不難想像這場災難之後,是需要多大的心理能量,才去因應這令人震撼的景象。
面對災難,兒童青少年心理狀態與適應
文/謝玉蓮 臨床心理師
1050206凌晨四點,一場地震,震碎了許多家庭的幸福,看著新聞現場畫面,怵目驚心的斷垣殘壁,我們都受傷了,無論是身體或心靈,無論是災區或非災區,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心是如此沉重,不難想像這場災難之後,是需要多大的心理能量,才去因應這令人震撼的景象。
出處:蘋果日報
2016年02月15日23:55
出處:大紀元
更新: 2015-11-22 07:48:46 AM 標籤: 巴黎 , 恐怖襲擊 , 法國教育
面對讓人震驚的恐怖襲擊,如何向孩子們解釋?如何消除他們心理的恐懼與陰影?法國教育機構專門推出了教育手冊。(教育手冊截圖)
【大紀元2015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沃法國報導)面對讓人震驚的恐怖襲擊,如何向孩子們解釋?如何消除他們心理的恐懼與陰影?法國兒童心理專家Catherine Jousselme提出了以下建議:
「無論小孩年齡多大,作為父母應該直接告訴他們所發生的事情」,「比如這次恐襲造成了多少人死亡,因為恐怖份子不讓人們有言論自由等,當然,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大人需要用不同的解釋,用恰當的詞語和反應」。
1~6歲的兒童
心理專家建議不要讓此年齡的小孩看到恐襲事件的畫面,大人只是跟他們解釋基本的信息:剛剛發生的事情對所有的人、國家來說是嚴重的,而且特別要讓小孩明白,有大人在處理這件事情,並會保護法國所有的居民。
「恐怖份子讓人怕。」但自由,更加讓恐怖份子害怕。」( 教育手冊截圖)
10~11歲的少年
出處:蘋果日報
2015年11月16日15:17
法國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前往悼念晚會哀悼巴黎恐攻罹難者。法新社
▲走不出喪父之痛自殺的女童瑪麗亞。(圖/取自鏡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好鼻酸!波蘭一名12歲女童瑪麗亞(Maria Kislo)因為太想念過世4年多的父親,在遺書中寫道「我好想爸爸,我想再見到他一次」便上吊自盡,留下傷心欲絕的母親和13歲的哥哥。
根據英國《鏡報》(Mirror)報導,瑪麗亞平時是一個相當開朗乖巧的女孩,她的父親亞雷克(Arek Kislo)在2009年因心臟病去世,日前母親莫妮卡(Monika Kislo)在家中發現她上吊自盡,留下簡短的遺書寫著「親愛的媽媽,請不要難過,我只是太想爸爸了,我想再見到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