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腫瘤

女嬰腿部長大腫塊 原來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瘤惹禍

出處: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5年06月07日 上午10: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嬰因左大腿長了怪東西,父母趕緊帶著女嬰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先天性血管畸形瘤,但考量孩子太小,因此不敢動手術。直到女嬰學會走路後,腿上的瘤腫成像水球般,嚴重影響孩子走路,經過父母和醫師討論考量後,確定女嬰腿部腫瘤屬於局部性,沒有侵犯深部的血管、神經等範圍,經手術完全切除後,恢復良好,僅需定期追蹤即可。

臨床上,先天性血管畸形瘤較不常見,主要是因血管發展不正常所造成,又分為有血管和沒有血管兩種;大林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介琦指出,像是血管瘤、血管畸形、動靜脈畸形就屬於有血管,若為淋巴管的畸形,則屬於沒血管,但有可能會長的很大。

主任黃介琦進一步說明,因組織結構不同,又分成毛細淋巴管瘤、海棉狀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種類型,其中毛細淋巴管瘤,以皮膚和口腔黏膜為主,如黃豆大小,顏色淡黃透明,而常見的海綿狀淋巴管瘤,多發生於皮膚、皮下組織及肌間結締組織間隙中,表皮顏色多無變化,以頭頸部發病最多,其次是下肢、手臂、軀幹等。

治療上,除了手術切除,還包括針對瀰漫型的畸形瘤輔助施打硬化劑,讓瘤能快速萎縮,另外則是硬化劑治療,針對較大腫瘤效果較好,若較小腫瘤則必須多次治療;黃介琦提醒,若發現身體有任何徵兆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接受治療,避免持續惡化。

 

先天性血管畸形瘤作怪 女嬰腿部有大腫塊

出處:自由時報2015-05-23

文/黃介琦

一對年輕夫妻抱著一名7個月大女嬰走進門診,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女嬰出生後,左大腿長了一顆怪東西。

當時在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瘤,屬於淋巴管畸形那一類,但考量孩子還太小,所以不敢動手術。但是在她慢慢學走路時,腿上的瘤已大如水球般,佔據整個左大腿,嚴重影響行走。

先天性血管畸形瘤是一種不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以發展不正常的血管形成,又可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有血管,如血管瘤、血管畸形、動靜脈畸形,另一個是沒有血管的,如淋巴管的畸形,有可能會長到很大,患者可能因此兩者不正常地生長在一起,而形成瘤狀組織。此類血管瘤可能生長在腦部、頭、頸部、胸腹部、骨盆腔及四肢各處,危險性則視生長位置和大小而定。

淋巴管瘤屬於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由內皮細胞排列的腔隙而構成,其中含有淋巴液,其發展緩慢,有時會併發囊內出血,合併感染的併發症而明顯變大。

因組織結構不同,臨床上又分為毛細淋巴管瘤、海棉狀淋巴管瘤和囊性淋巴管瘤三種類型。臨床上症狀表現,毛細淋巴管瘤,一般以皮膚、口腔黏膜居多,如黃豆大小,顏色淡黃透明,破掉時有粘液樣流出,有時混有小血管而呈淡紅或紫紅色;未破掉時,則淋巴管瘤表面光滑柔軟具有壓縮性。

另一種常見的海綿狀淋巴管瘤,由擴張屈曲的淋巴管組成,主要發生在皮膚、皮下組織及肌間結締組織間隙中。表皮顏色多無變化,有壓縮性,很柔軟,結構如海棉,發病以頭頸最多,其次為下肢、臂、腋及軀幹。

五歲童月經來 竟是卵巢癌作祟

新聞出處: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

五歲張姓女童被媽媽發現內褲有血漬,以為遭性侵,帶到醫院檢查,發現竟罹患罕見幼年型顆粒性細胞卵巢癌,導致提早發育、月經來潮,經腹腔鏡手術切除卵巢腫瘤,女童提早發育現象已停止。

彰化市秀傳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復興說,各類型卵巢腫瘤中,顆粒性細胞卵巢癌發生率不到百分之五,幼年即癌病變的發生率只有百分之五,機率相當低,醫學界迄今找不到誘發原因。張姓女童的生活與飲食正常,住家附近沒汙染源,家族沒人得到婦科癌症,罹病原因不明。

張姓女童兩個多月前洗澡,被媽媽發現內褲有血漬,以為愛女遭性侵,又急又氣,馬上帶往醫院急診。醫師診斷,小女孩未感下體疼痛,處女膜完整,不像被非禮,反而是已經長出稀微陰毛,醫師推測小女孩可能提早發育,內褲血漬是月經。

女童被轉介到婦產科診治,經超音波掃描,看見左側卵巢異常腫大,約五公分,比子宮還大,抽血化驗荷爾蒙值比同齡女童高出約四倍,證實卵巢內有腫瘤,刺激卵巢過度分泌荷爾蒙,使小女孩早熟,出現月經、長陰毛、乳房微微隆起等青春期性徵。

醫師以腹腔鏡手術切除卵巢腫瘤,化驗證實是罕見幼年型顆粒性細胞卵巢瘤,因卵巢細胞仍有不正常分裂現象,女童將接受定期追蹤觀察兩年,預防復發。

劉復興表示,李姓女童已發育的胸部與陰毛還沒消退,但月經停止,代表切除腫瘤後,左側卵巢不再過量分泌荷爾蒙;如果不切除腫瘤,女童將早熟,身高停留在五歲階段。家長若發現女兒提早發育,應盡速求醫以免延誤成長。

訂閱 RSS - 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