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兒童大頭條

兒童性安全教育的缺失與尷尬

新聞出處:山西日報   記者: 尚慧輝

申莉平:省婦聯兒童部部長
杜小利:省網上家長學校專家
張艷芳:臨汾市堯都區西關小學教師

    近日,各地一件件性侵傷害兒童案衝擊著許多人的神經。這些案例令人震驚、讓人怒不可遏,也留給我們深深的思索:為什麼摧花惡魔有恃無恐屢屢得手?為什麼受害兒童在作孽作惡者的魔爪面前是那樣的無知無助無奈?我們如何才能提高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識、杜絕此類悲劇的重演?我們寄希望于司法部門對罪犯嚴厲打擊、力斬魔爪,同時,更期望家長、社會、教育工作者加強對兒童進行性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性安全教育缺失 往往“猶抱琵琶半遮面”

    記者:兒童性侵案件屢屢出現,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申莉平:這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簡言之:社會防范意識不強,打擊力度不夠,監護人疏于關愛、教育和管理,兒童自身不知怎樣防范,在傷害發生時、發生後,不知怎樣減少傷害。

    杜小利:案件出來後,教師的職業道德成了眾矢之的。我認為,這是社會問題,不應該將矛頭對準某一種從業者。一要真正讓法律成為保護未成年人的有力屏障;二要加強性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的缺失和性信息的爆炸讓孩子們無所適從,再加上成人保護的缺失,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劉爸爸:我認為還是監管上問題最大,出事的孩子大多監護人監管不力,尤其是農村學校、留守兒童。

    記者:劉爸爸,您有沒有擔心孩子與外界的交往?

    劉爸爸:我女兒9歲,漂亮、可愛,天真,有些男老師也會捏捏臉、拍拍頭,表示親切。我們全家都特擔心,也非常注意。如果送到男老師帶課的課外興趣班,一定等到其他同學來了才走,避免男老師單獨相處。

    記者:以往學校有沒有開設類似性安全教育的課程?

    張艷芳:小學的健康課主要講使用水火電的安全,地震、危險來臨時的保護等,性安全教育基本不涉及。但我們會告訴孩子,上下學路上,不要和陌生人多交流,問路簡短回答,在家時,不要和男性鄰居獨處。

    記者:您認為對兒童進行性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嗎?

    劉爸爸:看到很多性侵兒童事件,我和家人感到非常恐慌。兒童性安全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我個人認為,它是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的最重要的教育,是任何知識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受過侵害的孩子,心理陰影一生無法抹平。我建議,性安全教育,要大張旗鼓地普及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普及到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引起公民普遍重視,震懾犯罪。

    杜小利:兒童性安全教育刻不容緩。以往我們的教育中大部分是滲透性的,沒有直接開設課程。尤其在中國傳統教育影響下,性安全教育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就著手給年輕人提供足夠的知識,以期減少性病和未婚懷孕的發生率,並開始實施以使用避孕套及其他避孕措施為基點的“安全性行為”教育。我們不討論他們的做法與道德的關係,只借鑒對我們有用的做法。他們的教育通常在兒童幼年開始,男女同堂受教,教師採取無指導性授課方式,講解性器官構造以及與性行為有關的活動,減少因無知帶來的傷害。

    應讓孩子明白 有些“秘密”必須告訴家長或老師

    記者:關于兒童性安全教育,我省近期有什麼計劃和做法?

    申莉平:省婦聯爭取到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強生公司的 “春蕾計劃‧關愛留守流動女童健康成長”項目,主要是對監護不到位、防范意識差的留守女童,進行分年齡段的性健康教育和性別意識教育。首先在太原、臨汾、陽泉6個縣(區)的20所中小學和女童比較集中的中職學校開展試點。對學生、家長、組織者培訓,提高性別意識和防范意識,培育專業輔導員隊伍,摸索適合孩子的教育培訓方法。

    記者:在許多家庭,性是羞于啟齒的,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

    杜小利:如果從孩子一出生就注意到孩子的性教育,孩子開始注意自己的性器官和異性不同時,就要平靜、正常地直接告知,循序漸進,這樣自然就不存在羞于啟齒。父母分別承擔好自己的角色:爸爸和兒子交流,媽媽和女兒談心。從科學的角度談生理,從開放的角度談心理。切不可哄騙和愚弄,更不能以羞恥、惡心等壓制孩子。

    劉爸爸:我們從小就經常教育孩子,除了正常握手、輕輕擁抱外,泳衣遮住身體的地方不能讓別人接觸,無論何人有過分親密舉動都要及時告訴父母。

    記者:杜老師,您平時是怎樣提醒孩子保護自己的?

    杜小利:我女兒今年10歲。在家裏媽媽主要承擔了孩子的性安全教育,女兒有什麼問題都會和媽媽平等對話,從三歲開始和媽媽聊“自己沒有小雞雞”,一直到現在,都是採取開明的態度。

    記者:“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不能告訴別人”,許多性侵案件往往以這句話開始,應該告訴孩子,什麼樣的“秘密”必須告訴家長或老師?

    杜小利: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這是“秘密”的前提。如果突破了這個,就是自己受到了傷害。

    劉爸爸:我們一再告訴孩子,接觸身體的“秘密”必須告訴父母或老師。

    記者:如果孩子告訴家長遇到了讓自己不喜歡、不舒服的事,應該怎麼辦?

    杜小利: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教會孩子大聲斥責,用力掙扎,特別注意不要單獨和某個人到隱蔽的地方去。公眾的地方是相對安全的。

    記者:遇到孩子突然情緒低落、成績下降,或者說某人很討厭,十分害怕,應該怎麼辦?

    張艷芳:首先要和孩子談話,找原因,同時和家長聯係,解決問題。我們各個班級每月定期開家長會,遇到問題時班主任還隨時家訪。

    劉爸爸:先檢查她身體是否受到傷害,再立即和老師聯係。鼓勵她不要害怕,但要提高警惕,往人多的地方走,出去玩有大人或好朋友一起去。

    記者:如果孩子說上課時男老師握著自己的手教寫字,很不喜歡,您會怎麼做?

    劉爸爸:我會問明她是經常的還是偶然的,對其他同學也是這樣嗎,男女同學都握過嗎,再和其他家長交流。對她把這件事告訴我們表示讚賞,鼓勵她對老師說出自己的意見,我們再和老師進一步溝通。

    張艷芳:許多學校都會提醒男性老師,對于女孩子特別是五六年級年齡大了的女孩子,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把握親切和親近的度,等等。

    三方共同努力 呵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記者:一些家長和老師擔心性安全教育會導致兒童情緒波動、思想“復雜”,您怎麼看?

    申莉平:不用過低估計家長的接受能力,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科學的性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倒是學校老師可能會感覺在原本壓力極大的教學任務中增加了額外負擔。如果發生此類問題,應該說,反映了我們保護兒童健康成長的宣傳和社會倡導還不夠到位,不夠深入,要加強宣傳。

    劉爸爸:科學、寓教于樂、直觀、消除好奇感的教育方式絕對不會導致孩子思想和情緒的混亂,那種半遮半露、誇大其詞的教育反而容易引起副作用,還不如不教育。

    張艷芳:因為許多孩子之前的性安全知識為零,如果教育切入不到要害,的確可能引起這種思想。所以,授課一定要找專業的人、授課方法必須科學,內容要循序漸進,孩子們就容易接受。

    記者:保護未成年人不受侵害,您認為哪些方面還需要再加力?

    劉爸爸:政府要加大對未成年人保護力度,不能出了事就如臨大敵,狠抓狠管,沒出事就一陣風,放松警惕。要有長效機制,在人員、經費、政策、宣傳教育上落實到位。要把學校作為重點安全防范監控范圍,加大治安巡檢。

    申莉平:未成年人保護是目前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面前的共同課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婦聯組織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的責任分工是立足家庭,開展好家庭教育,教育保護兒童健康成長。


新聞出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