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幼童

2歲童掛窗外 外籍男神救援

2歲女童3日深夜卡在住家窗邊,1名外籍男子見狀架梯救援,最後由消防人員協助脫困,虛驚一場。(甘嘉雯翻攝)

李姓男子3日晚上10點多外出買消夜,留年僅2歲女兒獨自在家,沒想到,女兒卻為了找人,竟爬上窗邊,掉落在住家公寓4樓鐵窗架上,頭部卡住,身體部分則在空中懸盪,嚇壞對面鄰居,一邊錄影一邊報警,1名外籍鄰居見狀,挺身而出,拿出長梯爬到遮雨棚,將小女童身軀扶住,避免掉落或窒息,消防人員趕抵現場,鋸開鐵欄杆,順利將2人拉進屋內,結束一場虛驚。

哭聲淒厲 鄰居嚇壞了

警方調查,34歲李男一家4口,妻子上大夜班,晚上由李自己一人照顧稚女及1名幾個月大的女嬰。

「哇哇哇....」女童淒厲哭聲畫破寧靜夜晚,桃園區天祥5街一棟公寓4樓窗邊,前天深夜,2歲女童疑似好奇從窗戶爬出,身體不慎掉出鐵窗外,只剩下頭部卡在鐵窗,身體懸掛在4樓高的窗外,情況非常危急。

架梯救人 勇者不居功

3成兒童在家傷亡 4大風險避開

家裡相較對於外頭環境相對安全,但對幼童來說可不一定,小細節的環境中還是有隱藏的風險存在,居家環境上的改變,都可防範意外的發生。

近日又傳出兒童在家被家具壓死的悲劇,美國加州一名2歲的幼童獨自在房間睡午覺,沒想到卻被倒下的抽屜櫃壓住,不幸死亡。高雄市社會局接受自由時報採訪時也指出,有30%的兒童傷亡發生在住家,為了給孩子安心成長的環境,家長務必對居家的環境更為謹慎。

家有幼童,居家環境就要考量到幼童可能會遭遇到的意外、狀況,幸福空間就列出4個居家可以避開的危險。檢視居家目前的環境外,選擇家具或裝潢時,也不妨留意一下。  

  • 裝設防撞設施

幼童在家中活動最怕他們衝得太快,不慎撞到堅硬的家具,防撞設施可適時讓傷害減低,可加裝防撞軟墊在牆面及牆腳等堅硬、尖銳處;家俱上貼防撞條或使用圓弧轉角家具,避免碰撞受傷,而潮濕處則最好鋪上防滑墊,避免滑倒。

  • 不留縫隙

有縫隙的家具、家電,幼童手腳一不慎就會卡在裡頭,嬰兒床旁邊的柵欄空隙就至少要小於6公分,怕幼童把手伸進電風扇,則可用絲襪或洗衣袋套上。

  • 收納貴重、危險物

避免珍貴收藏品被幼童弄壞,甚至弄傷自己,可在展示櫃上加裝玻璃門並上鎖;藥品、電線、窗簾線對幼童都是高危險物品,應收納在高處,避免幼童誤食或被線困住,此外,插座也要加上保護蓋,浴缸盡量不儲水。 開放式格局 空間設計選擇開放式格局或穿透式隔間,更容易掌握幼童的位置及狀態,父母也較輕鬆,除了不必到處找孩子,也不用一直跟在幼童後面。

3歲童迷路 自行走到消防隊報案

基隆市一名3歲小男童,2日下午跟媽媽上街,但不小心走失了,但男童超聰明,走到300公尺外的基隆市消防局信2分隊,走進去求援,進去就跟消防隊員說「叔叔,我迷路了」,值班隊員趕緊詢問小朋友住那兒、男童只是搖頭,說不知道。所幸男童母親就在附近,趕到消防隊看到小孩,總算鬆鬆了一口氣。



灰色外套帶著口罩的3歲男童走進消防隊,一開口要找媽咪,消防隊員趕緊協助幫忙。

記者vs.小男童:「你們是去哪裡玩?爸爸媽媽在哪?你也不知道,爸爸叫啥名字你知道嗎?爸爸....」

坐在椅子上,眼神相當無助,男童找不到爸媽,雖然年紀小,但他自己跑到基隆消防信二分隊,進去就說「叔叔我迷路了」,值班的陳姓隊員不斷詢問但男童只是搖頭,剛好有民眾在場,聽到對話後,隨即跑出去四處查看,果然看到一名婦人著急得找小朋友,來到警局看到小孩總算鬆口氣。

記者vs.男童母親:「小孩你的嗎?你媽媽你媽媽嗎!我一直找一直找,因為我要去文化中心還書,啊他剛剛就講對對對!他講還書。」

原來當時婦人要到附近還書,沒想到一不注意小孩就不見了,還好找到小孩子,心中大石總算放下。剛走出警局,又差點跑到馬路上,媽媽趕緊牽過來,好險這回小男童聰明,懂得到距離300公尺的消防隊求援,才讓這場走失記有驚無險。

Hold住寶寶的第一道防線

 

ISOFIX汽車安全座椅面面觀

當家中確定增添新成員時,未來全家人的移動生活型態,勢必得做出相對應的改變,這時候,買一部更安全的新車當然是最理想的選項,而是否擁有汽車安全座椅固定裝置,擁有的又是哪種固定裝置,甚至要選擇何種汽車安全座椅,則是新手爸爸或媽媽在選購或換購新車時,所必須面對的全新課題。

針對近年來新崛起的ISOFIX安全座椅,許多新手爸媽們對這個名詞一知半解卻又躍躍欲試。政府已於2016年通過法規,要求新出廠的汽車需配備ISOFIX裝置,可以想見這種規格以後會愈來愈普及。因此這次我們將以更全方位且詳盡的觀點,為讀者介紹有關於ISOFIX汽車安全座椅的各個面向須知,希望能夠幫助喜悅迎接新寶貝誕生的你或妳,選擇更安全也更適合自己的安全座椅產品。

 

汽車安全座椅:幼童行車安全的磐石

如何正確使用ISOFIX裝置

為什麼需要汽車安全座椅?

如果經常關心社會交通新聞,可以看見許多怵目驚心的車禍,之所以造成人員嚴重傷亡的主因,都只是忽略正確繫上安全帶這個小動作而已,因而造成車內人員身體強烈撞擊車內部件甚至拋出車外的慘劇,試想,體格成熟且強健的成年人在車禍中都難以抵擋衝擊了,那麼當事故發生時脆弱且幼小的孩童又怎麼能夠倖免於難?而這正是汽車安全座椅被發明且廣泛使用的理由。

媽媽推嬰兒車上手扶梯沒站穩 祖孫3人全部滾下來!

 

大陸江蘇南京日前發生一起驚魂事件,一名女子推著嬰兒車上手扶梯,結果嬰兒車沒停穩,她和女兒連人帶車翻倒在扶梯上,同行的母親想下來攙扶,沒踩穩也摔了下來。

▲▼ 南京媽媽推嬰兒車上手扶梯翻倒,老母親野滾下來。(圖/翻攝《新京報》視頻)

事發於10日29日,在南京地鐵三山街站。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周警官接受《新京報》訪問,還原當時的過程。周警官說,「是祖孫3人一起出行,外婆走在最前面,媽媽推著一個童車,裡面有個2歲左右的孩子,一起上了電梯。這個童車有4個輪子,後面兩個輪子沒法落在扶梯的台階上,當時就有點站不穩,連連後退了兩步,很快連人整個都翻倒了。」

周警官指出,孩子從童車裡摔出來了,然後走在前面的外婆看到女兒和外孫都摔倒了,急著想下來攙扶,「但是年紀也大了,腳下也沒站穩,一塊兒也摔了一下。」幸好有乘客及時按下緊急停止按鈕,祖孫3人獲救。經送醫檢查,老人家主要是皮外傷,而媽媽與孩子則是沒有受傷。

虐童羅生門!前妻指控毆打女兒 他拿快問快答影片反駁

基隆市1名許姓女子,今天上午10時在臉書發表動態,指出張姓前夫痛毆年約3歲的女兒,還拍下影片來威脅她,藉以達到要錢的目的,由於張姓前夫居住在台北市萬華區,轄區警方與家暴中心知悉後不敢大意,隨即前往張男位於中華路的住家訪視,進而發現女童正在家中安睡,身上亦無任何傷勢,並由阿嬤在一旁陪同照料,不過社工人員打算緊急安置女童,藉以杜絕她受虐的可能性!

孰料,今天中午張男亦透過臉書反擊,他表示自己根本沒有毆打過女童,動手打人的是許女同居人,張男還在文中透露,許女有吸毒所以不太正常,希望媒體能協助澄清真相。

張男還PO出1段影片,內容則是他與女兒的對話,張男先問:「媽媽有沒有跟叔叔睡覺?」,女童隨即回答:「有!」,張男再問:「他們有沒有怎麼樣?」,女童則是點頭如搗蒜,又用手勢比出親密動作,顯然是意有所指。

對此,警方則表示,社會局接獲通報後,曾三度前往張男住家訪視,均未發現女童受虐情形,今天上午許女文章一出,社會局急忙前往張家關心,但社工並未發現女童遭家暴的跡象;北市家暴中心主任陳淑娟表示,目前社工人員正在現場處理,並依現場狀況進行安全評估,倘若需要緊急安置將會依法辦理。

張男提供與女兒對答的影片,踢爆許女與同居人在一起的事實(翻攝《爆料公社》) ID-1108470

▲張男女兒童言童語揭露媽媽與同居人在一起的事實。

兒虐成「幽靈人口」 一年3.5萬人次童沒打預防針

近來2起受到社會矚目的兒童失蹤案件,4名嬰兒和幼童死亡多年才被發現,讓受虐兒成為「幽靈人口」。其實,幼兒漏打常規疫苗,可以成為追蹤兒虐個案的重要線索,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學齡前兒童漏打預防針每年約3.5萬人次,去年追蹤結果,找到500多名照顧不佳及下落不明兒童,潛藏疑似兒虐個案。

疾管署統計,從民國97年至105年,3歲以下幼童預防針接種率約90%至94%,剩餘未接種人數每年約達1萬多名;隨年齡愈長,漏打疫苗人數漸多,推估6歲以下學齡兒童每年約3.5萬人次逾期未接種,其中潛藏危機。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兒童逾期未接種預防針,常見原因包含生病、家長工作忙碌、常住國外或宗教信仰、擔心疫苗副作用等不願意接種。疾管署與社家署於民國103年執行「6歲以下弱勢兒童主動關懷方案」,透過疫苗接種紀錄追蹤失蹤兒童,並以家訪追蹤轉介個案,找出照顧情形不佳及下落不明兒童500多名,每年執行下來,確實有疑似兒虐個案。

羅一鈞表示,兒童一旦逾期沒打疫苗,當地衛生局會在6個月內,打電話、寄明信片或簡訊多方聯繫。若未獲得回應,會親自家訪,若發現兒童照顧情形不佳或下落不明,便轉介當地社會局處接續處理,聯繫戶籍地鄉鎮市公所的村里長追蹤及調閱健保就醫紀錄,如尋獲未果,進一步函送戶籍地警政機關搜尋。

103年之前,疾管署雖持有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名單,也交由地方衛生局追蹤,依《兒少法》第53、54條,進行家訪,但當時未硬性規定必須轉介,相關單位可能缺乏橫向聯繫,也礙於人力因素,執行效果可能不彰,未能及時找到這些孩童釀成遺憾。

不過,孩童逾期未接種疫苗,國內並無相關罰則,不會處罰家長;綜觀國外執行經驗,也沒有法源依據可對父母進行處罰,畢竟未接種疫苗有諸多原因,仍尊重父母決定。專家建議,相關後續應可再加強研商處理預防規範。

台灣兒少悲歌 10分鐘1件受虐兒 去年致死12人

雲林地檢署17日起訴一起慘絕人寰的父母連續虐死親生子女案,在監的李男與陳女夫妻2007至2013年間共打死2名親生兒子且棄屍,另名猝死的女兒也遭棄屍。據衛服部統計,光是今年前半年有通報的受虐兒童少年人數就有2147人。

衛福部統計,受虐兒童少年通報2004年不到9000件,至2015年激增至5萬餘件,平均每10餘分鐘1件。2016年6歲以下受虐兒童就有1332人,18歲以下因受虐致死則有12人。

今年4月,高雄發生一起2歲男童遭生母持衣架施虐致死案件。這名母親於2015年2月未婚產下男童,原在當年7月由社會局委託寄養家庭照顧,於今年1月接回家照顧。男童母親過去並無家暴記錄,但她坦承施虐。

新北市6月也傳出一名8歲男童遭親生母親與男同居人,活活打死的案件。這名男童長期遭到生母及同居人毆打,當日又受虐後,不料暈倒送醫不治,檢警在偵訊時兩人竟卸責:「我們只是管教一下,怎知道會這麼嚴重」。

最駭人聽聞的,就是台中市有一名失蹤超過3年的11個月大女嬰,在社會局以及警方追查下,2015年11月找到女嬰生母,她坦承早於3年多前就被同居男友虐死,兩人以熱水淋屍,再剪屍裝袋丟棄,內臟則是煮熟後丟馬桶沖掉。生母敘述,男友在女兒約3個月大時養在貓砂屋,若是哭鬧就會被男友毆打。經台中地院審理1年多,今年5月依對兒童遺棄致死罪、損壞屍體罪,判處生母、男方各20年。

依據法規,若一般民眾發現有兒童少年遭到不當對待,如身體虐待、性侵害、生活缺乏照顧時,可撥打「113」婦幼專線、「110」,或當地社會局(處),社工員會在接獲通報24小時內與被害人聯繫與訪視,評估及提供相關協助。

頁面

訂閱 RSS - 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