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嬰兒

嬰仰睡 降猝死風險

根據調查,每一萬名活產嬰兒中就有一~二個寶寶會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家長及主要照顧者,為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的風險,一歲以下的寶寶在任何時間皆應保持「仰睡」的姿勢,並排除可能引起嬰兒呼吸道阻塞的因素(例如枕頭或填充玩具等)。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死因統計資料,自民國九十七年起,嬰兒猝死症候群始終在嬰兒前十大死因之列,而近五年(一○二~一○六年)來,每一萬名活產嬰兒中就有一至二個寶寶會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一○六年就有二十三件不幸的案例,讓寶寶無法平安長大。

滿月女嬰突無呼吸心跳 醫護暫無發現外傷

台中市豐原區一名剛滿月的徐姓女嬰今天上午10時56分許突然失去呼吸、心跳,被父母叫救護車送到豐原醫院急救。她目前已恢復生命跡象,轉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繼續觀察治療;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暫未發現女嬰身上有烏青等外傷,詳細意外原因有待調查。
 
林技政轉述,女嬰母親表示,今晨4時許有餵奶,當時女嬰狀況正常。早上9時許,女嬰父親上班前查看女嬰也無異狀,直到10時許,媽媽發現女嬰失去呼吸、心跳,趕緊叫救護車。(孫義方/台中報導)

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暫未發現女嬰身上有烏青等外傷,詳細意外原因有待調查。翻攝畫面
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表示,暫未發現女嬰身上有烏青等外傷,詳細意外原因有待調查。翻攝畫面
剛滿月的徐姓女嬰今天上午突然失去呼吸、心跳,被父母叫救護車送到豐原醫院急救。翻攝畫面
剛滿月的徐姓女嬰今天上午突然失去呼吸、心跳,被父母叫救護車送到豐原醫院急救。翻攝畫面

2 歲以下嬰幼兒腹脹擦薄荷油 恐出現3種恐怖副作用

2歲以下嬰幼兒腹漲不宜擦薄荷油。(資料照片/方濬哲攝)

孩子腹脹腹痛,許多家長會在孩子肚子上塗抹薄荷油緩解,但醫師表示,薄荷醇(menthol)與類似物質,會抑制2歲以下的嬰幼兒的神經系統,曾有報告指出,有的嬰幼兒使用後出現如癲癇、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嚴重的副作用,有蠶豆症患者擦過量發生溶血性貧血。

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對《聯合報》表示,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適合擦含有薄荷醇的薄荷油、洗髮精、沐浴乳、肥皂、精油、香氛等。他強調,嬰幼兒皮膚薄且個體小,擦後容易吸收,導致前述的後遺症出現,不建議使用。

他說,兒童腹脹腹痛,跟腸道蠕動與排便有關,只因腹直肌尚不發達、造成腸道部位較突出,讓爸媽誤以為生病了,其實孩子腹脹腹痛時先安撫、按摩看是否緩解,若持續不適,應該就醫。

其實,有痙攣病史、嚴重胃食道逆流與裂孔疝氣、膽囊炎、膽結石、膽道阻塞、嚴重肝功能異常患者與蠶豆症兒童,醫界也不建議使用薄荷油或含有薄荷醇的產品,特別應避免內服或塗抹在鼻孔、臉部與胸部。

受託顧嬰卻放兩童自己玩 1歲嬰暴斃床上

台南今天驚傳1歲5個月男嬰死亡。男嬰母親因上夜班,將兒子託付給友人夫妻照料,友人夫妻昨晚放男嬰和自己同齡兒子一起在二樓房間嬉戲,便下樓看電視,直到沒聽到聲音,直覺有異上樓查看,驚見男嬰臉色發白無氣息,急忙抱往消防隊求救,再搭救護車送醫,但仍宣告不治。檢警相驗後表示,死者沒有明顯外傷,暫時無法判定死因,擇日解剖釐清。家屬無異議。

警方調查,死者為一歲五個月大男嬰,額頭有瘀傷,其餘並無明顯外傷。白河消防分隊接手後,先在分隊為男嬰急救一分鐘,再經救護車送往柳營奇美醫院,途中反覆按壓心臟,但到院前仍無呼吸心跳。院方接手,急救20分鐘後,宣告不治。

送醫男子供稱,他昨晚11時許幫男嬰和同為一歲多的兒子洗好澡,也餵完奶後,便將兩人放在二樓臥房玩。約零時四十分左右,發現樓上沒有聲音,上樓查看發現男嬰倒臥床上,臉色慘白沒有呼吸,自己的兒子則坐在旁邊,急忙開車將人載到消防隊。

警方說,送醫男子供稱前額瘀傷是日前跌倒造成,死者母親偵訊時相當悲痛,但對於兒子死因沒有意見,相信友人不可能虐童,詳細死因仍待釐清。

捏臉害的?男嬰「口水疹」發作險爛臉 醫教幾招預防

▲▼寶寶臉肥嘟嘟很好捏?小心害他爛臉。(圖/翻攝《看看新聞網》)

▲寶寶臉肥嘟嘟很好捏?小心害他「爛臉」。(圖/翻攝《看看新聞網》

新生兒的臉蛋肥嘟嘟,大人看到總會忍不住捏一把,但大陸深圳一名8個月大的男嬰因為經常被親友捏臉,臉部開始變得通紅,嘴巴周圍簡直跟猴屁股一樣,甚至開始滲水。深圳市兒童醫院醫師指出,這是典型的「口水疹」。

醫師說明,口水疹在醫學上稱為「口周皮炎」、「口周濕疹」等,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在口水刺激下的接觸性皮炎;口水疹通常發生在1歲以下的寶寶身上,因為這時候的寶寶大多處於萌牙期,吞嚥功能尚不成熟,正在萌出的牙齒刺激到口腔內神經,唾液大量分泌,流口水的現象更為明顯,同時寶寶的皮膚太幼嫩,所以在口水源源不斷的刺激下,會出現紅色的丘疹或者紅斑,甚至有水疱、糜爛或者皸裂。

▲▼寶寶臉肥嘟嘟很好捏?小心害他爛臉。(圖/翻攝《看看新聞網》)

▲捏臉會刺激唾液分泌,加重流口水情況。(圖/翻攝《看看新聞網》)

嬰兒嚴重嘔吐、身高停滯 「幽門蹼」阻擋固態食物

嬰兒出現嚴重嘔吐、身高停滯增長要當心!翔翔出生開始,喝奶速度就很慢,5個月大後吃副食品,每吃必吐,到了1歲吃固體食物時,吃進不久就全吐出來。前往慈濟醫院檢查後發現,竟然是胃幽門處的蹼狀構造,阻礙食物送往小腸的通道,最後經過切除,恢復正常飲食、體重也漸漸增加。

幽門蹼幾乎讓幽門封閉,只要吃到固態食物便會出現嘔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幽門蹼幾乎讓幽門封閉,只要吃到固態食物便會出現嘔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未滿周歲寶寶給爸媽的一封信─寶寶5大粗動作發展

爸媽最關心寶寶的成長,孩子逐漸學會「翻身、坐、爬、站、走」等5大粗動作的時機是甚麼時候呢?動作發展的步調又代表甚麼意義?關於5大粗動作發展,請傾聽寶寶想對爸媽說的話吧!

文/職能治療師 巧奇老師

給我親愛的爸爸與媽媽:

恭喜你們成為爸爸媽媽快滿一年了!第一次見面當你們毫無保留地張開雙手,我想直接撲到你們懷裡,但我身體的肌肉還沒有發展出收縮的能力,沒有辦法抵抗可惡的重力。

不滿六個月時,我不斷地抬頭想要看你們掛在我床邊的玩具,伸手去抓玩具時我的脖子和肩膀越來越有力氣。你們讓我趴在柔軟的大毛巾上兩個人維持和我視線差不多的高度,用我愛的搖鈴和我玩耍,我在遊戲裡學會了讓身體抗重力的能力

國內研究:超過四成產婦與寶寶同床睡 恐增加猝死風險

陽明大學一項研究調查發現,有超過四成的產婦產後三個月仍然和寶寶同床睡,專家表示,嬰兒和大人一起睡可能提高猝死風險,建議母親和嬰兒可以同房,但是不要同床。

國立陽明大學社區健康照護研究所教授簡莉盈的研究團隊進行一項高齡產婦與非高齡產婦的睡眠情形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有高達41%的非高齡產婦以及43.8%的高齡產婦與嬰兒同床共眠。

簡莉盈受訪表示,為了避免嬰兒猝死症候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都建議嬰兒不要與母親同床睡,不過,為了能夠隨時監測嬰兒的狀況,又不增加危險性,會建議同房但是不要同床。

林口長庚兒童重症加護科主任夏紹軒受訪表示,美國兒科醫學會甚至建議嬰兒與母親使用不同房間,只要用無線電收音掌握嬰兒動靜即可,不過這在台灣母子關係較為親密的情況之下,施行較為困難,所以建議同房間但是不同床,嬰兒床放在大床旁邊,欄杆稍拉,讓大人和小孩有不同的空間。

夏紹軒說,同房不同床可以避免大人在睡眠時不小心壓到寶寶,也可以避免因為成人棉被太過厚重,不慎覆蓋到嬰兒造成的窒息。

夏紹軒表示,一般來說還是建議分開來睡,但如果真的要同床,至少要等寶寶出生5~6個月會比較安全,出生3~4個月左右頭和脖子力氣不夠,也還不會翻身,一旦被壓到無法自救。

要預防猝死意外,除了不要同床,夏紹軒也建議不要讓寶寶趴睡,不要蓋太厚重的被子,有時候猝死是因為吸入嘔吐物窒息,晚上喝完奶讓寶寶排氣後再睡,會比較安全。

日籍藝人加護病房探命危女 妻澄清:不可能虐待

台北市文山區今中午時分傳出疑似虐童案,一名在台日籍藝人約3個月大的女兒,昨天晚間被送至萬芳醫院急救,女嬰身上、頭部有多處明顯新舊傷,醫師懷疑有遭虐待跡象,院方緊急通知社工、社會局及檢警相關單位已介入調查,女嬰送醫後頭骨骨折命危,目前仍在搶救中,警方已通知女童雙親到派出所說明,在台日籍藝人夫婦在派出所製作筆錄時,初步向警方表示,並未虐童,但不小心摔過女兒共3次。晚間夫妻倆現身萬芳醫院兒童加護病房外,該日籍男藝人不發一語,而妻子則是澄清「絕對不可能虐嬰!」
 
昨天晚間7時許,位於文山區興隆路四段的一家小兒科診所,門外傳來救護車聲響,隔壁美容院的美容師聽到,跑出門外看個究竟,只見救護人員推著擔架進入,然後看到嬰兒母親抱著嬰兒,嬰兒頭上戴著氧氣罩,匆匆忙忙地坐上救護車,兒嬰兒的父親在一旁神色緊張跟著上救護車,然後就送往醫院急救。但目擊民眾只知父親是光頭母親戴著帽子,並不清楚父母身分,直到看到照片才知道是日籍藝人,感到相當驚訝。
 
在台日籍藝人向警方表示,2個月前曾經抱著女兒,一手要拿報紙時,女兒翻落撞到地板,這是第一次,昨天傍晚6時許,一邊泡牛奶一般抱著女兒,女兒接連2次不小心滑落,他用力過猛拉回女兒,造成女兒鼻子和頭先後撞上他的鎖骨後瘀青,後來發現女嬰全身癱軟、呼吸微弱,先送往對面診所,隨後才又緊急送往萬芳醫院救治,醫師診治發現女嬰頭部多處外傷,經檢傷發現頭骨有骨折及腦水腫的狀況,急救後還在加護病房觀察,目前仍未脫離險境。

頁面

訂閱 RSS - 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