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罐頭遊具

不拒罐頭遊具 拒「失能」遊樂場

台灣各地的塑膠罐頭遊具,遭到家長強烈詬病,儘管近2年縣市政府在少數公園增設磨石子滑梯等不一樣的設施,有的值得嘉許,但也有改造案「換湯不換藥」,觀念原地踏步,專家表示,一個好的遊戲場,須由設計師、遊具廠商、懂兒童身心發展的專家合作,缺一不可。
 
全台5000多座公園,設有塑膠罐頭遊具的就有3000座,設計一致性低齡化,成本極低,不僅「難玩」,也讓5歲以上的孩童遊戲空間遭到中斷,這現象透露社會對孩童需求不在乎的態度,「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簡稱:特公盟)發起人林亞玫表示:「我們反對的並不是罐頭遊具,而是這樣失能的遊樂場。」
 
林亞玫強調,遊具在商業化製程中,難免會長得一模一樣,不過「罐頭遊具」也有分好壞,家長們反對的,是那些不顧孩童身心發展,只求有,但設計、設置都不知所以然的類型,至於整個遊戲空間,包括鋪面、規劃等,也常不在乎孩童的需求。
 
那什麼樣的遊戲場才是好的設計?

著名環境建築家、日本兒童成長環境協會會長仙田滿指出,「環遊結構」是最重要的概念,即遊戲場的路徑要多、有循環功能、安全、富於變化、能做「暈眩體驗」、能抄近路、循環中連接小廣場、各空間互相滲透等7元素,最易於遊戲且能激發兒童的探索慾。
 
台灣的遊樂場普遍低齡化,缺乏挑戰性,原因除了便宜行事,另一因素是台灣沒有「遊具分齡」的觀念,林亞玫表示,絕大多數的罐頭遊具,都是設計給4歲以下小孩玩的,稍大的孩童玩這些設施,為了給自己創造足夠的前庭覺刺激,反被大人責罵「破壞公物」。
 

訂閱 RSS - 罐頭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