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語言發展

長期戴口罩會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 醫師建議掌握7項訣竅

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郭憶霆醫師鼓勵父母和照顧者在家無須戴口罩時,能多與寶寶親密的互動,在日常生活或遊戲時,利用圖像、聲音、肢體、表情的刺激,訓練幼兒的語言學習和情緒認知。(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幼兒期的孩子,正處於溝通技能快速發展的階段,無論是透過微笑、牙牙學語、用手勢指指點點,孩子從一出生就努力想要表達自我!但是在COVID-19防疫期間,需要保持社交距離與戴上口罩,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郭憶霆醫師分享,有些爸媽會擔心戴口罩的防疫措施是否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該如何應對?美國兒科醫學會也提出具體建議。

大雞慢啼嗎? 專家警告可能是兒童發展遲緩

嬰幼兒若到3歲還不能張嘴講話,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竹山秀傳醫院建議把握3歲以前的治療黃金期。圖/竹山秀傳醫院提供

嬰幼兒若到3歲還不能張嘴講話,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竹山秀傳醫院建議把握3歲以前的治療黃金期。圖/竹山秀傳醫院提供

嬰幼兒若到3歲還不能張嘴講話,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竹山秀傳醫院表示,家長其實不用太擔心,只要及早篩檢發現與矯治,把握3歲以前的治療黃金期,仍可享有正常成長的生活,經過1個月安排與女童玩遊戲,如堆積木或丟球等,增加女童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已有明顯改善。

一位年輕媽媽抱著3歲小女孩前來竹山衛生所,辦理嬰幼兒預防注射,並進行兒童發展篩檢時,竹山秀傳醫院從篩檢表上發現小女孩有疑似語言遲緩問題,即主動安排小女孩接受篩檢,進而經了解發現小女孩平時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玩居多,與家人之間較少互動,發現媽媽顯露出無奈跟不知所措。

媽媽太忙用手機當保母 3歲童語言發展遲緩

台東縣一名孩童因父母工作忙碌,以3C產品當保母,迄今3歲只會發出一串聲音,卻連媽媽都聽不懂,語言發展明顯遲緩,台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醫師吳欣宜表示,語言需要互動與情境配合,才能與生活連結,是3C產品無法取代,如今縣內語言治療師不足,這名孩童仍在排隊等治療。

3歲多的小鈞日前在媽媽陪同下,到東基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門診,進行語言評估時,復健科醫師吳欣宜發現小鈞會發出一串聲音,卻無人聽懂,過程中還會突然從口中冒出「yellow、red」等英文單字,吳欣宜驚訝之餘,立刻嘗試引導到顏色話題,探究後確認與前文後句毫無關連。

吳欣宜說,經細問孩童母親後,才知媽媽工作忙碌,時常以3C產品當保母,讓兒子玩手機遊戲、看英文影片,而學會的英文單字,只是小鈞學到英文單字是「聲音」,無法套用到日常生活中。

吳欣宜說明,語言需要人與人之間互動、對答,且整個情境的配合,才能聽懂別人的話、又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果發現家中嬰幼兒一歲還不會叫爸媽,兩歲還不會講簡單單字,就是嚴重語言發展遲緩,應及早到醫院檢查。

雖然已評估小鈞語言發展遲緩,需要語言治療,吳欣宜無奈表示,台東地處偏鄉,全縣語言治療師不足,待在醫院治療室的語言治療師人力總共只2.5人,小鈞迄今仍在待排名單,無法立刻得到治療,已在聯合評估時教導母親如何利用繪本、圖卡等方式,與孩子互動,幫助孩子的方法。

吳欣宜強調,小鈞並非是以3C產品當保母,導致語言發展遲緩的唯一案例,但遲緩情況最為明顯,提醒家長勿把3C當保母,應給孩子足夠「對答」的練習機會,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每天挪出至少半小時,利用繪本圖卡與小孩互動,讓孩童語言有正確的成長與發展。

訂閱 RSS - 語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