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害羞

容易緊張焦慮的孩子

「孩子看到熟人都不敢打招呼」─究竟是害羞,還是緊張焦慮?面對容易緊張的孩子,爸媽該如何協助?光光老師告訴你!

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 廖笙光 執行長

孩子很容易緊張,感覺不僅僅是一點害羞而已,常常遇到一點小事情就卡住當機,一動也不敢動。就連在路上碰到同班的同學,居然都不敢打招呼,假裝沒看到。碰到問題就不知所措,甚至坐立不安的,甚至眼淚就莫名其妙地流下來。究竟是孩子太害羞? 還是孩子太緊張? 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比較好呢?

我們需要區辨「害羞」與「焦慮」之間的區別。如果是個性內向比較害羞,爸媽其實不用太擔心,只要耐心的陪伴就可以。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有「焦慮」的問題時,像是咬指甲、拔頭髮、口吃等小動作時,爸媽就要特別注意。如果沒有適時的協助,甚至會導致孩子出現「拒絕上學」的情況。

「焦慮」的情緒在孩子兩歲以後才會出現,它是「害怕」和「擔心」兩種情緒的結合。「害怕」是由於對具體事物感到威脅,而引起的恐懼,像是:怕狗;「擔心」是由於對想像事物感到害怕,而引起的恐懼,像是:怕鬼。而兩種情緒交織起來,就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新情緒——「焦慮」,讓人心跳加速、肌肉緊繃、坐立難安。

「緊張」並不是壞事,相反的是維持生活必需的。它就像是生活中的「警報器」,讓人們可以察覺隱藏的「威脅」,立即集中大腦的所有資源,以面對可能的挑戰。「緊張」可以說是人類為了維持生活,所必須要具備的「工具」。也因此,爸媽需要正向看待孩子,才能引導孩子慢慢的改變。

眼神不看人的孩子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 廖笙光 技術長

 

         跟孩子講話,孩子的眼睛常常都不看人,總是東飄西晃的,就是不能四目相交,感覺就像是沒有在聽。這樣的壞習慣,給人感覺很沒有禮貌,但是儘管是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能眼睛乖乖的看人,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又如何能幫助他呢?

 

         當在與別人建立關聯前的第一步,並非是握手,而是眼神之間的相互注視。也因此,說「眼神交會」是「第一類接觸」也不為過。眼神接觸,不僅僅是一種禮節,更是一種社交技巧。如果孩子常常會避免與別人眼神接觸,難免在人際互動上就會碰到困擾,也因此爸媽往往就會特別擔心。

 

         當孩子比較不喜歡看人,可能有下面三種可能的原因,所以協助的方式也就完全不同:

 

 

1. 自閉傾向:

「自閉症」最明顯的特質之一,就是無法保持眼神接觸,所以會出現閃避他人眼神的情況。這類孩子在「共同性注意力」有缺失,因此無法與他人保持眼神的接觸,會出現眼神飄移的情況,但是對於「物品」卻可以良好的注視。在協助上時,可以在每次給予「物品」時,刻意地將「物品」放在我們的「雙眼」前面,引導孩子培養出抬頭「看一下」的習慣。漸漸地,當在叫孩子時就會抬頭看,而誘發出眼神接觸的技巧。但是爸媽不用過度緊張,這必須是從小就出現,在兩歲時可以明確的觀察到,才能算是「自閉傾向」。如果以後長大了才出現,那就不能算是喔!

 

2. 害羞內向:

不會說謝謝的孩子

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 廖笙光 技術長

 

當小姑姑來家裡作客,還帶來孩子最期待的禮物,孩子非常開心急著收下玩具,但是卻好說待說也不願意說聲:「謝謝」。真得是讓爸媽覺得非常尷尬,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願意說「謝謝」,這樣不是會讓別人覺得孩子很沒有禮貌嗎?究竟是什麼原因,孩子不願意說「謝謝」呢?

 

       「謝謝」有一種神奇的魔力,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字,卻可以瞬間拉近兩個人的距離。「謝謝」不僅是種禮貌,透過言語傳達我們的感謝之意,讓別人感覺溫馨,更是人際互動時的「潤滑劑」。

 

       但是非常有趣的,「謝謝」這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有時卻非常難說出口,特別越是在面對親密而熟悉的人的時候。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說「謝謝」,可能的原因也不盡相同,也因此在協助上將會有所不同。

 

  1. 天性害羞: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害羞,當所有的眼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時,會容易感到緊張,拼命的想要躲到爸媽的後面。此時,光是要擠出一句話都有困難,自然也就很難將「謝謝」說出口。這往往常會發生在三歲左右的孩子身上,主要是因為環境適應能力還沒有成熟。此時,孩子需要的是「時間」,而不是「壓力」。

 

      2. 社交混淆:

訂閱 RSS - 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