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均衡飲食

11歲童體重破百公斤 一天竟喝20杯飲料和開水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郭夙吟藥師最近投書,分享臨床收治一名11歲男童體重破百,一天可以喝20杯飲料和開水,父母不以為意,以為孩子只是比較胖,沒想到最近突然意識不清,就醫才知是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症狀,父母才懊惱沒及早發現。她呼籲家中孩童如果出現「多飲、多尿、夜尿」、「多食但體重卻下降」、「倦怠」情形,家長應該帶孩子至醫院進行糖尿病檢查。

郭夙吟藥師全文如下:

兒童過胖,小心糖尿病找上門!   文/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 郭夙吟藥師

在兒童加護病房,每年大概都會收治數名兒童糖尿病患,因血糖控制不佳而造成糖尿病酮酸中毒狀況,嚴重的甚至會危急生命;近日小兒加護病房住進來ㄧ位11歲的小胖弟,體重高達1百多公斤,至急診求診時弟弟意識不清,幾乎沒有力氣走路,經檢查後,發現血糖值竟然高達快2千,醫師診斷是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症狀。

家屬提到病童這一週因有流鼻水咳嗽的症狀至診所求診,且平日食慾非常好的他,突然胃口變差,ㄧ個星期,體重大概掉了快10公斤,五天前開始變得精神不佳ㄧ直想睡,且常常喊口渴,最多曾一天喝到20杯飲料和開水,尿尿的次數也變多了,很久沒尿床的他還尿床了,媽媽回想起來,難怪曬棉被時,會發現棉被上爬了許多螞蟻。

爸媽的觀念覺得,糖尿病是大人才會得的慢性病,所以從來沒懷疑過自己的小孩是得了糖尿病,沒能及早接受治療,等到小孩嚴重昏迷,送醫檢查後才知道問題嚴重了。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異常所致血中葡萄糖高升的慢性疾病。大致可分為第1型糖尿病(以往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2型糖尿病(以往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的糖尿病。

吃太好少動! 童罹糖尿病.高血壓

講到含糖飲料,最抗拒不了的就是小朋友,醫師臨床發現,三高都有年輕化的趨勢,醫師表示,連鎖速食店有很多高油脂的油炸物,有時還會配高糖分的汽水,這些都直接影響我們的三高,無論在亞洲或西方地區,三高患者逐漸年輕化,因此現在有一個新名詞,叫做新陳代謝症。

醫師說,除了飲食,平時的生理監測也很重要,醫師建議健康成年人,血糖糖分指數是6.5%,但是對已有心臟病或糖尿病的人來說,壞膽固醇應該維持在1.2以下,才能減少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吃對豆製品才健康

黃豆的營養豐富且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又可製成各種加工品,很多人會問:黃豆加工製成的豆漿、豆花及豆腐等,是否也和黃豆一樣營養健康呢?只要吃黃豆就好嗎?其實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trypsin inhibitor)」,胰蛋白酶是胰臟分泌的酵素,可以在腸道中協助蛋白質分解,胰蛋白酶抑制劑顧名思義,會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因此如果黃豆直接生食,可能會消化不良;不過,一般的黃豆加工製品都會經過充分的加熱步驟,可以使胰蛋白酶抑制劑受熱變性,而失去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事實上,所有豆類加工製品,都是應用「蛋白質遇到酸、鹼、熱會變性」的特質進行加工。蛋白質在遇到酸、鹼、加熱、重金屬等環境時會改變結構,最明顯的是會改變其溶解度,同時減少活性。例如,在鹹豆漿中加入白醋,環境變酸之後,會使豆漿中的蛋白質變性,所浮現出來的白色碎塊物質就是蛋白質。而除了透過加工過程處理胰蛋白酶抑制劑外,黃豆的加工過程,還可以創造出更多樣化的形狀與口感,提供多元的飲食選擇。

您常喝便宜又營養的「豆漿」嗎?其作法是將黃豆清洗、打碎、過濾並烹煮而得的液體成品,過濾留下的固體部分為豆渣。有了豆漿,可以完成大多數的豆類製品;而豆渣中含有許多纖維質,也可以做成素肉、素丸子,或是炒乾製成素肉鬆。

第二張圖

如果把豆漿持續加熱,豆漿與空氣的交界處,蛋白質會凝結成薄膜,這層薄膜就是豆皮,用工具挑起薄膜晾乾定型,然後曬乾或油炸,就是常見火鍋料中的豆皮,也稱之為腐皮或腐竹。

小孩各年齡層不適合吃什麼食物

各年齡層橫跨不同生命期,因生理的特性與需求,有些食物得要避免或是延後給予。飲食的選擇關係著孩子的健康,在不對的年齡誤吃了不能吃的或是吃了過多不適當的食物,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發育。

  • 小孩一歲以內不宜吃蜂蜜

蜂蜜是過飽和的糖類溶液,約有75%果糖與葡萄糖,含水量僅有15-20%,所以蜂蜜的水活性(water activity)很低,少數耐糖性的酵母菌才能在蜂蜜中生存。為保留營養成分考量,蜂蜜通常也不會進行完全消毒,若不慎含有梭狀肉毒桿菌芽胞,則可引起幼兒肉毒桿菌病,使寶寶神經肌肉失調,甚至造成呼吸衰竭。

  • 小孩一歲以內別餵牛奶

嬰兒體內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者活性不高,餵食牛奶後較難消化,可能出現嘔吐、腹瀉、腹脹等症狀。鼓勵餵哺母乳,如果母乳不足,應選用嬰兒專用配方奶粉,不可餵食鮮牛奶、鮮羊奶以及成人奶粉。一歲之後,許多國家兒科醫師建議可以全脂牛奶取代配方奶,因為寶寶一歲後主要營養來源逐漸轉換為三餐。如果可在15個月前戒掉使用奶瓶的習慣,就可降低蛀牙及齒列不整的機率,並讓寶寶及早適應與大人一樣進食三餐的生活型態。

台兒少肥胖率 高過星港日韓

國外統計發現,去年全球肥胖兒童與青少年多達1.24億人,較40年多10倍,而在去年全球200個國家中,台灣5∼19歲男孩名列第38胖,女孩則排第104胖;國內醫師說,兒童小時候胖通常長大也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提高,體重控制最好要從小做起。

男女BMI均躍升

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近期公布全球肥胖趨勢,指過去40年來,幾乎各地兒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都在增加,每10年女孩平均BMI增0.32、男孩增0.4。
根據《刺胳針》統計,2000年以來,許多高收入國家的兒少平均BMI居高不下,部分亞洲地區則是快速發胖;台灣在1975年時,5∼19歲女孩BMI為17.3、男孩為16.9;到了2016年,女孩BMI增至19.1、男孩增至19.8,均高於全球平均值18.6與18.5。
至於肥胖(BMI大於等於27)比率,台灣5∼19歲男孩肥胖率40年來從0.4%暴增至15.4%,在200個國家中排名從124躍升至第38胖;女孩肥胖率也從0.1%增至6.7%,排名從138上升到第104胖,肥胖率高於鄰近的日本、南韓、新加坡與香港。
國健署組長林莉茹指,依教育部學童健檢資料,104學年度國小學童過重與肥胖率28.7%,較前一學年度少0.3%;但國中生過重與肥胖率29.2%,則較前一學年度增0.4%。

禁不起超商誘惑

父母應該如何看待小孩「吃零食」這件事

對於吃零食這件事,筆者認為與其禁止或恐嚇,還不如協助篩選適當點心與進行機會教育。日常生活總會遇到各種誘惑,為了健康維護的長遠影響,父母需要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飲食問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孩子愛吃零食,不愛正餐,是經常困擾父母的議題之一。

孩子感覺到零食好吃,同儕一起吃,他們就愛吃,並不會考慮到零食對身體有沒有好處,零食吃多了可能會造成營養攝取不均,發育可能遲緩,甚至引發疾病等。建議父母選擇正確的引導方式才能達到健康維護的目的。

  •  父母長輩,以身作則

家長嗜吃零食,家中就會備有許多庫存,採買逛街也會在零食區選購,孩子見到家長吃零食,自然就會產生興趣,有樣學樣。

  • 飲食多元,三餐為主

如果能夠在家裡共同用餐,飲食種類和烹調方式增加變化,營造三餐和樂的氛圍,並規定孩子需要吃完自己該有的份量,規定正餐吃飽之後,餐間可以容許適當的點心、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

餐飲衛生嚴把關

臺灣有許多別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許多民眾越來越習慣外食,快速便利的小餐館、自助餐、便利商店成了消費者的最愛,各大超市及量販店販售快速便利的即食熟食,也讓外食族有更多選擇。

第三張圖片

 為了讓民眾吃得安心,食藥署已將餐飲業者列為衛生稽查重點對象,並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啟動各類餐飲業者稽查專案,為消費者飲食安全嚴加把關。

此外,衛生單位的稽查重點包括: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之製程、環境及人員衛生等項目實地稽查,並進行各類食品抽驗及標示查核,以確保製程環境及產品衛生安全。另外,業者也應遵守相關餐飲衛生安全規範,選用新鮮的食材,生食、熟食廚具應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食物需澈底加熱、注意保存溫度,設備器具的清潔消毒,維持作業環境及人員之衛生清潔,並確實做好衛生管理工作,提升餐飲衛生安全品質。

衛生單位自2010年起實施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制度,通過評核之家數累積已超過16,000家,除揭露於各地方政府衛生局,並公布於食藥署網站,民眾可透過網站連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業務專區>食品>餐飲衛生頁面」(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2305)查詢餐飲衛生優良業者名單,作為外食選擇餐廳的參考。

頁面

訂閱 RSS - 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