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沙門氏菌

幼兒染沙門氏菌增多 醫籲勤洗手

醫師呼籲持續戴口罩、勤洗手,讓新冠病毒、腸病毒都沒有可乘之機。(王文吉攝)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幾乎到哪都有人戴口罩,造成夏季兒童腸病毒、腺病毒病例大降;但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提醒,今年1到9月幼兒感染沙門氏菌相較去年不減反增,主要是家長沒注意手部清潔。提醒家中有嬰幼兒或年長者時,除了戴口罩,仍要注意手部清潔,避免沙門氏菌帶來的嚴重併發症。

6歲童喝手搖飲竟染沙門桿菌 高燒腹瀉兩天不止

天氣炎熱時,不少人都會想來一杯手搖飲!台中1名6歲張姓男童日前外出遊玩時,因為喝了擱置過久的手搖飲料,結果返家後連續2天腹痛、高燒不退,糞便更帶有黏液狀。男童送醫檢查後,確診為沙門氏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住院幾天順利出院。

根據《ETtoday》報導,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潘品合醫師表示,雖然已經進入秋天,但有時氣溫還是偏高,仍然是沙門氏桿菌感染活躍時節,要小心感染。而感染後的6至48小時,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不適症狀,糞便也可能帶有黏液或血絲。

生菜當零食 2歲童染沙門氏菌「血便」

炎炎夏日,孩子吃下肚的東西要當心!急診醫師說,暑假學童因感染性腸胃炎送急診的比例增一兩成,日前還有名兩歲半的男童,在啃咬了冰涼涼的紅蘿蔔棒後,隔天肚子痛、哭鬧就醫,家長向醫師說,出示沾有果醬狀排泄物的尿布,檢查後確認感染了沙門氏菌。

台灣的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陳泰亨說,小朋友夏天喜歡吃冰或冷食消暑,但因免疫力較差,其實並不適合吃未煮熟的生食,尤其3歲以下幼兒,被餵食水果、未經烹煮的生菜沙拉或未完全煮熟的蛋黃,可能因食物不潔遭病菌感染。

陳泰亨表示,日前一名兩歲半男童送抵急診時不停哭鬧,家長表示孩子在家已拉了兩次肚子,且疑似「解出血便」,尿布上糞便呈紅色果醬狀,經過抽血檢驗,確認遭沙門氏菌感染,問診得知因天氣炎熱,前一天家長曾將冰過的紅蘿蔔切成棒狀給孩子握著當零嘴啃。

陳泰亨說,也有另名家長緊張地抱著一歲半兒子衝進急診,說兒子大便上沾血,且也有發燒症狀,不過進行抽血及大便潛血檢查,都是陰性反應,排除細菌感染可能,後來小朋友在急診排便,現場檢視排泄物後,確認是未消化的木瓜殘渣,虛驚一場。

陳泰亨表,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家長會覺得多多益善,但紅蘿蔔、小黃瓜等未煮熟的生菜沙拉食材、沾醬,或未煮熟的水煮蛋等,都有許多食物中毒致病菌,加上小朋友常直接用手抓取食物,若正好沒清潔乾淨,更容易病從口入,建議應將食物煮熟後再給小朋友食用。

訂閱 RSS - 沙門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