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居家

窗簾拉繩 小心成嬰幼兒沉默殺手

大清早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的調節,柔和地灑落在家中寶貝熟睡的臉龐上,是每位父母珍惜的幸福時光。可是,您知道只要一不注意,百葉窗就可能成為家中嬰幼兒的沉默殺手嗎?

▲百葉窗可能成為家中嬰幼兒的沉默殺手。(照片提供/曾翌捷)

▲百葉窗可能成為家中嬰幼兒的沉默殺手。(照片提供/曾翌捷)

根據本月份的美國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所發佈的研究報告,為了調節屋內光線所裝置的百葉窗及窗簾,可能是家中嬰幼兒意外受傷的主因之一。

這項由美國孩童創傷預防聯盟(US Child Injury Prevention Alliance)專家團隊所主持的研究,利用全國傷害調查電子資訊監視系統提供的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從1990年到2015年,全美共有近17,000名6歲以下的孩童,因為百葉窗或窗簾的意外事故而被送到急診室治療,其中有9成以上是因為被窗簾拉繩纏繞導致的傷害。

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窗簾意外事故都發生在家中,尤其是臥室和客廳。雖然大多數的意外事故都屬輕傷,經醫師診治後無須住院。但是不幸的是,仍有271例的致死事故。調查結果指出,致死原因大多歸咎於拉繩纏繞嬰幼兒的頸部,造成窒息而回天乏術。

根據統計,拉繩意外發生的頻率相當頻繁,平均每個月都有1名嬰幼兒因為相關的意外事件喪生,而每天都有近兩名的嬰幼兒因此受傷。

IKEA抽屜壓死童!美國急召回、台灣竟照賣

全球連鎖家具IKEA販賣的抽屜櫃,頻頻發生櫃子傾倒,壓死兒童意外,現在美國宣布召回2900萬個抽屜櫃,不過卻只限於美國地區,在台灣並沒有進行回收,賣場還是照賣,不過,台灣IKEA公司表示,會在展示區上警語,提醒民眾要把櫃子固定在牆上。

砰的一聲,櫃子倒下,兒童假人就被壓在底下,美國政府要求IKEA召回這款抽屜櫃,因為致命意外頻頻發生,已經有8名孩童被壓死,美國宣布要召回的規格,包括3抽、4抽和6抽都有,不過誇張的是,在台灣賣出至少上萬個,卻沒有要召回。

被美國點名的問題抽屜櫃,台灣賣場還是照樣在銷售,台灣因應作法是在展示區上警語,呼籲消費者把抽屜櫃固定在牆上,另外提供上牆的配件,也首度針對此款櫃子,提供免費到府安裝,盼能掃除消費者疑慮。

IKEA台灣區公關Nancy回應,「事實上我們的產品,都會符合歐盟的規範,也有做過一些檢驗,抽屜櫃最重要的就是要上牆固定,才可以避免那些狀況發生。」

抽屜櫃是IKEA最暢銷家具之一,全球熱賣約2900萬個!不過早在20多年前開始,就陸續傳出重心不穩倒塌的意外,只是明明是同樣的商品,在美國和亞洲,處理方式卻大不同,也不免引來業者大小眼的爭議。

3成兒童在家傷亡 4大風險避開

家裡相較對於外頭環境相對安全,但對幼童來說可不一定,小細節的環境中還是有隱藏的風險存在,居家環境上的改變,都可防範意外的發生。

近日又傳出兒童在家被家具壓死的悲劇,美國加州一名2歲的幼童獨自在房間睡午覺,沒想到卻被倒下的抽屜櫃壓住,不幸死亡。高雄市社會局接受自由時報採訪時也指出,有30%的兒童傷亡發生在住家,為了給孩子安心成長的環境,家長務必對居家的環境更為謹慎。

家有幼童,居家環境就要考量到幼童可能會遭遇到的意外、狀況,幸福空間就列出4個居家可以避開的危險。檢視居家目前的環境外,選擇家具或裝潢時,也不妨留意一下。  

  • 裝設防撞設施

幼童在家中活動最怕他們衝得太快,不慎撞到堅硬的家具,防撞設施可適時讓傷害減低,可加裝防撞軟墊在牆面及牆腳等堅硬、尖銳處;家俱上貼防撞條或使用圓弧轉角家具,避免碰撞受傷,而潮濕處則最好鋪上防滑墊,避免滑倒。

  • 不留縫隙

有縫隙的家具、家電,幼童手腳一不慎就會卡在裡頭,嬰兒床旁邊的柵欄空隙就至少要小於6公分,怕幼童把手伸進電風扇,則可用絲襪或洗衣袋套上。

  • 收納貴重、危險物

避免珍貴收藏品被幼童弄壞,甚至弄傷自己,可在展示櫃上加裝玻璃門並上鎖;藥品、電線、窗簾線對幼童都是高危險物品,應收納在高處,避免幼童誤食或被線困住,此外,插座也要加上保護蓋,浴缸盡量不儲水。 開放式格局 空間設計選擇開放式格局或穿透式隔間,更容易掌握幼童的位置及狀態,父母也較輕鬆,除了不必到處找孩子,也不用一直跟在幼童後面。

家長注意!獨留6歲以下幼兒一人在客廳玩恐觸法

你曾因倒垃圾、去樓下商店買東西,就讓6歲以下的孩子獨自一人留在家嗎?或覺得「反正孩子在睡覺沒關係」、「有哥哥姐姐陪還好吧」。據靖娟基金會調查顯示,2成家長坦承曾讓幼兒獨處,還有近7成家長不知道「獨留幼兒一人在客廳玩耍」就算獨處,其他像是讓幼兒獨自買東西、在汽機車上等待,均屬觸法行為。

 

家長僥倖要不得,據105年兒童事故新聞統計中,就有30件意外事故起因是讓孩子獨處的傷亡,造成9死21傷的悲劇,居家最常發生的事故,第一為火災,第二為墜樓。如果讓幼兒獨自在外,最常發生的事故:第一為交通事故,第二為陌生人誘拐。

 

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父母、監護人不得使6歲以下兒童或特別需要看護的兒童少年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今年4月靖娟基金會曾對此進行「臺北市國小兒童獨處經驗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2成的家長曾讓幼兒獨處,超過5成的家長曾託付幼兒給國小兄姐照顧。

 

幼兒獨處場所以居家環境為大宗(13.3%),家長讓幼兒獨處原因前三名如下,顯示家長對於居家環境的安全意識仍偏低,且高估國小兄姐的照顧能力。

1.倒垃圾45.7%

2.買東西39.8%

3.臨時有事24.8%

 

「插胸鉛筆」隨心臟跳動 5歲男童摔倒差0.5公分就GG

出處:東森

2017年04月17日 12:34

▲5歲男童摔倒被鉛筆直插心臟。(圖/翻攝自湛江日報)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廣東省湛江廉江市一名5歲男孩在家玩耍時不慎跌倒,剛好被一支鉛筆直插心臟表面的大血管,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最終成功救回一命。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心胸外科主任戴明表示,所幸男孩家長在事發後沒有自行將鉛筆拔出,否則孩子會當場沒救。

男孩來自廉江市營仔鎮,他在家玩耍跌倒時,不慎被一支鉛筆插中心臟,生命垂危。戴明表示,接到廉江人民醫院急診科的電話時,對方告知湛江市區其它大醫院已經沒有病床,孩子接收不了,如果中心醫院也沒病床,孩子可能要被迫送去廣州;「雖然我們科室也已經沒有病床,但這個孩子我們必須救。如果送去廣州,有可能在長途路上救不回。」於是,戴明立即與醫院的兒科重症監護室(PICU)聯繫,緊急騰出一張病床,並讓廉江人民醫院急診科立即將送病人送來湛江。

戴明表示,男孩送到醫院後,大家看了他的情況都倒吸一口氣,鉛筆已經貫穿男童的上腔靜脈,露出鉛筆頭,差點就刺破另外一根大靜脈和膈神經,而且這支鉛筆隨著心臟在跳動,如果偏離0.5公分,可能當場就畫破上腔靜脈造成嚴重出血。

▲手術後取出的鉛筆。(圖/翻攝自湛江日報)

IKEA櫥櫃壓死美3幼童 賠5000萬美元

發稿時間:2016/12/23 00:54

最新更新:2016/12/23 10:00

出處:中央社宜家家居販售的MALM系列櫥櫃,在美國傳出6起因櫥櫃傾倒壓死幼童意外,代表3名死亡幼童家屬的律師說,IKEA將賠償這3名幼童的家屬5000萬美元。(圖取自ABC News網站abcnews.go.com)

 

(中央社紐約22日綜合外電報導)瑞典宜家家居(IKEA)販售的MALM系列櫥櫃,因重心不穩,在美國傳出6起因櫥櫃傾倒壓死幼童意外,代表3名死亡幼童家屬的律師說,IKEA將賠償這3名幼童的家屬5000萬美元。

法新社報導,和解協議除賠償金額外,IKEA另將以3名受害幼童名義,為每名幼童捐出5萬美元給救治他們的醫院,還要捐10萬美元給非營利的兒童安全組織夏恩基金會(Shane's Foundation)。

Ikea發言人證實這項「暫時性協議」。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6月表示,至少6名兒童因宜家家居櫃子傾倒慘遭壓死,宜家家居主動召回約2900萬個抽屜櫃和衣櫃。

宜家家居和消安會告訴「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只要抽屜櫃和衣櫃沒有固定在牆面上就很容易傾倒,這類事故造成至少36名兒童被壓傷。

消安會表示,從1989年到今年2月止共有6童因此喪生,他們全都不到4歲。1051223

專家提醒 2歲前幼童「有洞必鑽」應留意

出處:蘋果日報 2015年05月27日 

針對一歲男童遭奶粉鐵罐卡頭意外,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幼童充滿好奇心,卻因毫無經驗而無危機感,任何物品都能玩,幾乎是「有洞必塞、有洞必鑽」,尤其喜歡把東西塞進洞裡,拿細小物品塞進嘴、鼻、耳的案例時有所聞,甚至曾有幼童將異物塞進陰道、肛門,家長應特別留意。

用身體認識世界

林月琴提醒,幼童居家安全不時有小孩頭卡樓梯間隙、手指卡椅子小孔等事件,最近還發生數起幼童口含手機充電器接頭,導致口舌遭電擊燙傷案例,提醒家長充電後務必將充電器拔起,以免遭小孩誤玩。 


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楊淑朱也說,零至兩歲幼童用五官、身體等感官去認識世界,才會出現肢體亂鑽洞等行為,家長除應收妥危險物品外,更應提供足夠的安全玩具,讓孩子從玩耍中獲得正確經驗。 


楊淑朱提醒,幼童在兩歲前都很「頑皮」,他們熱中於探索周遭環境,拿到東西第一個想該怎麼玩,用咬的、用塞的、用丟的,大人愈禁止就愈想拿,家長必須排除所有可能的危險因子,營造安全居家環境。 


記者王雅慧 

居家環境檢核!你也可以自己來

       根據靖娟基金會的調查父母認為最安全的地方是客廳,最危險的地方是廚房,但是居家事故傷害發生最高的比率卻是客廳,次高為浴室臥室,以居家傷害類別來看則以跌倒墜落的傷害最高,壓砸夾刺撞傷次之,照顧者應對危險之處提高淨覺,以降低事故傷害的發生。首先應針對目前居家環境作檢核,了解住家環境有哪些對孩子有潛在的危險性,發現環境不佳時,應立即提出改善方法作改變,並針對自己或其他家人的照顧行為加以檢視,因為有時候事故傷害的發生並非環境所造成,乃因照顧者護家人的生活習慣不佳,將危險物品拿出,使用後卻未歸還至高處而造成傷害。

提供安全的環境及定期檢查:

頁面

訂閱 RSS - 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