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孩子不好動,但是不專心

文/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 廖笙光 技術長

          小如是很乖的小女生,很聽話也認真,但是卻很容易在學校上課時放空,只要問她學校裡的事情,一律都回答:「不知道.....、還好啊…...」。每天早上起床時都要叫很久,她才能勉強地爬起來,整個人昏昏沉沉的就出門上學了。老師也常反應:「小如上課很容易發呆!好像在作白日夢」究竟是孩子不想要上學?還是出了什麼問題呢? 

 

        雖然常常聽到「過動兒」,但其實在醫學上是稱為「注意力不集中暨活動量過高症候群」,簡稱為ADHD。其實,最重要的核心問題並非是「活動量」,而是「注意力」。在這些孩子當中,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並沒有伴隨「活動量」過高的情況,則簡稱為ADD。由於ADHD的孩子因為個性鮮明,所以往往在幼稚園階段就可以觀察到;但是ADD的孩子往往非常乖巧,所以反而很容易被爸媽忽略,等到小三、小四才會因為功課跟不上才被發現。

 

        乖巧的孩子,其實更需要我們注意。ADD的孩子由於大腦內的血清素較低,也因此使得他們的覺醒度有較低的情形,看起來就像是「昏昏沉沉」的感覺。雖然在教室裡面一直都乖乖的坐著,不會跟別人聊天說話,也不會干擾旁邊的同學,但是卻一直處在「放空」的狀態,而干擾到學業學習的效率。其實,不是孩子不認真、不喜歡學習。只是他們需要不是「努力再努力」,而是不同的「策略」。

 

       當面臨孩子有這樣的困擾時,我們可以用三個原則來協助孩子:

 

(一) 調整睡眠週期:

起床後「兩小時」就是我們最專心的時刻,也因此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絕對是必須的。想像一下,當同學都已經精神奕奕的在學數學時,他還在半夢半醒的,學習又如何可以專心呢?在調整生活週期上,有一個小秘訣,就是八點以後不要吃東西,特別是宵夜。讓孩子空著肚子睡一覺,早上「肚子」就是他最好的「鬧鐘」,也自然就會自己起床了。

 

(二) 養成運動習慣:

「做完功課才可以去玩」是所有爸媽最常說的一句話,但是對於一個昏昏沉沉的孩子來說,卻不一定是一個好主意。想想看當你需要熬夜時,你會選擇一直坐著不動,還是短暫的站起來舒張筋骨。其實,對於覺醒度較低的孩子,需要藉由運動來調整自己的精神,所以反而是先動一下再讀書才會有效率。也因此,幫孩子規劃好運動時刻表,讓孩子先動個五到十分鐘才開始讀書,反而會是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三) 分段完成作業:

寫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習」,讓孩子可以預習與溫習,而不是作「苦工」。孩子在時間規劃的能力上未成熟,所以需要爸媽的協助,幫他們安排重要性與順序性。特別是對於注意力維持時機較短的孩子,連續寫一個小時的作業,往往是沒效率又痛苦的事情。相反地,幫孩子將時間切割成15分鐘為一個單位,中間間隔5分鐘的休息,反而會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轉載自TOP945康軒學習雜誌【初階版】第3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