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交通工具莫當休閒用具

交通工具莫當休閒用具

文/林月琴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

每個週末顏爸爸都會帶著孩子到河堤騎自行車,一方面可增加親子互動,另一方面也可透過運動提升孩子的體適能,加上顏爸爸本身就很愛騎自行車,更喜歡假日的生活是有益身心的,孩子也開始愛上了騎自行車,暑假父母上班,偶而白天顏家大哥哥也會騎著自行車出去找同學,九歲的他雖然常在河堤騎乘,但並沒有太多的道路騎乘經驗,有一天載了同學去學校,到學校的路上有一段路是下坡路段,行前未檢查煞車,結果煞車失靈,他急跳路邊草叢,同學卻無法預警危險,繼續往前結果摔成重傷。

近年來各縣市政府設置自行車道後,也開始提供這樣的綠色運輸工具,帶動著騎乘自行車的風潮,這是好事,但我們要讓孩子們跟我們大人一起響應這樣的美事時,我們做了什麼準備?

因為風平浪靜的河堤與波濤洶湧的道路是不一樣的,當父母以休閒的角度看待自行車時,很容易也會以這樣的想法來訓練及引領孩子騎乘自行車,反而讓孩子有風險,因此父母應該要深思!

「兒童安全指標調查報告」是靖娟基金會每年例行為臺灣的兒童安全現況進行的總體檢。2015年調查報告顯示「交通安全」項目最低分,雖然孩子對整體兒童安全給予較高的評分,但其中「交通安全」項目,卻連續10年的最低分,也就是孩子一直以來都對交通感到最不安全,呼應到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事故傷害中為兒童主要死因,其中最致命的就是「交通事故」。許多的交通問題尚未改善,新的問題又不斷產生,從政府的數據發現近幾年「自行車」事故案件不斷上升,由100年的12,127件到102年的14,447件,成長1.19倍,死傷數也從3,524人攀升到4,170人成長1.18倍。

根據聯合報2015-12-27 的報導「單車事故大增 65%頭部創傷奪命」,內容中也提及台大醫院的數據發現自行車事故死亡率比機車事故死亡率高2倍,其中6成5是頭部創傷致死,因此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不得不讓人憂心。

靖娟基金會今年度4月間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及國中七、八年級學生進行「2015年學童自行車安全大調查」,了解學生使用自行車的狀況及問題,超過九成的學童有「騎乘自行車的經驗」 (國小94.4%、國中94%),國小學童的「騎乘頻率」六都中以高雄最高,每天騎達32.8%,國中則是台南最高達40%,整體使用頻率越往南部越頻繁。

在這樣高的使用率下卻近三成的孩子「沒受過自行車相關的教育」(國小28.2%、國中28.8% )!根據自行車A1事故分析發現,自行車最致命的受傷部位為頭部,但問卷顯示有「配戴安全帽」的學童不到四成僅35.4%,且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包含「可否騎自行車載人」「是否應檢查車輛裝備」「可否騎在人行道上」的知能問題,孩子的答對率也都在及格邊緣,騎乘自行車的安全觀念明顯不足!另「人車爭道」的狀況頻繁,六都中高雄最高達87%的國小學童曾面臨人車爭道危險情境,國中則以桃園81%最高,顯示道路環境不夠友善,路權觀念也有待加強。更有57.6%的孩子「發生過自行車事故」,其中 6%的孩子事故經驗達6次以上,所造成的傷害不容忽視。

檢視近來很熱門的「公共自行車」,六都平均有33.5%的孩子有騎乘經驗,但也造成近7.7%的孩子在騎乘公共自行車時發生事故,各地政府仍廣設「公共自行車」鼓勵民眾騎乘自行車,透過不斷增設的數字來展現自己有感的施政,但面對自行車安全此一議題卻相對無感。

檢視自行車的興起與事故量的增加,來自於兩大困境

一、先天環境不足:各地專用道少而爭道問題多,自行車騎在馬路上時,仍有車輛交織的問題,加上各類車輛駕駛對於路權觀念及禮讓素養仍有待增強,使得交通環境對於相對弱勢的自行車騎士顯得不友善。另公共自行車設點位置與易肇事熱點重疊多,台北有三處高雄更高達八處,無形中更增加了騎乘自行車的風險,主管單位在為公共自行車設點時也應考量到整體環境安全性,避免產生更多危險。

二、後天教育失調:因為自行車安全教育尚未普及,使得孩子無法依據標誌、標線甚至實際路況判斷該騎在那最安全,殊不知「會騎」不等於「安全騎」!

檢視102年18歲以下自行車事故傷害數據,自行車騎士為A1事件的第一當事者之案件達80%,顯示騎乘自行車若違規,不但造成他人的危險更可能陪上自己的生命;所以應要求孩子安全的騎車:

一、騎乘配備要齊全:應穿著明亮的合身服裝以提高能見度,鞋帶褲管要收好避免捲入,安全帽保護頭部不能少!車輛的安全裝置包含反光及照明設備、煞車、鈴號也在出發前都要再確認。

二、行車路線需規劃家長應帶領孩子規劃安全的騎乘路線,路線的判斷以「速度」為主「車流量」為輔,車速慢的路線優於車速快,車流量小的優於車流量大!另以道路類型來選擇時依循以下原則:「自行車專用道」為最優先,其次為「人車共道」應提醒孩子禮讓行人、「巷道」需騎在明顯處並注意後方來車其次為「慢車道」及「混合道路」靠右騎且不得隨意超車。

、危險行為要避免:提醒孩子騎乘時「不雙載」、「不搶快」、「不放雙手」、「不併排」!以確保安全,尤其是男童,因為男童的遊戲特質是勇於挑戰及探險。

四、大型車輛需遠離:因大型車輛視野死角多,提醒孩子遠離大車,避免捲入或是擦撞危險,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坐在駕駛座,父母則蹲在車外的死角,讓孩子感受到駕駛人可能無法看到他在車外,而產生危險。

   保護孩子是每個父母的責任,但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在孩子身邊,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才是我們很重要的親職工作。

 

文章出處:《HESS KIDS》期刊 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