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玩水樂
文/靖娟基金會
據靖娟基金會新聞統計分析,101年-至今發生近百件水域事故,其中溺水事故發生前三名為溪河邊(31起)、游泳池(23起)、埤塘/潭/湖泊(18起)。可見比起泳池,無人看管的溪流湖泊更是危機四伏,水性難以捉摸。大部分孩童戲水容易發生事故多半是到無標示、無人看管的水域戲水,尤其在暑假時間最常發生溺水事件。因此,家長一定要掌握孩童的行蹤,叮嚀不要到危險溪邊戲水,避免發生溺水意外。
為了預防溺水事件發生,可教導孩童以下戲水觀念和救生方式:
游泳前
①事前暖身要確實
②現場要有救生員
③危險水域不前往,看到禁止標誌不可玩水
游泳時
①穿著泳衣泳褲等正確服裝
②大人陪同一起去,若帶6歲以下孩童前往戲水時,務必不可讓幼童離開視線
③遇到雷雨地震,立即上岸往安全處躲避
自己溺水
①游泳池:學習正確自救,採用水母漂及仰漂等待救援
②溪河邊:保持身體仰躺、頭上腳下的防衛式游法,頭、膝蓋及腳要露出水面,避免頭被撞傷,也能適時看到溪河中的石頭等障礙物,來調整方向避開或用手、腳撥開。
他人溺水
①大聲呼救或報警大聲呼救尋求大人協助或報警打119求救(在岸邊)
②岸邊救人不下水拿竹竿、樹枝等延伸的東西於岸邊救人,不可直接跳下水
防範孩子發生意外的最好方法,就是爸爸媽媽親自教導孩子。家長應具備基本水域活動常識,適時給予兒童防溺觀念,並隨時掌握寶貝行蹤,避免孩子獨自或結伴到危險水域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