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如何讓寶貝看醫生不害怕

如何讓寶貝看醫生不害怕

文/張龍 醫師

幼兒害怕看醫生是正常的事

當年醫學院畢業後,選擇小兒科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歡小朋友,尤其是他們可愛的笑容。怎料後來發現許多小朋友看到醫師,先哭再說!(怎麼跟我當初想像中的不一樣?)

事實上,幼兒害怕看醫生是正常的事。尤其是一歲到二歲的孩子,開始會怕陌生人:怎麼醫護人員看起來怪怪的(戴口罩);另外剛好是打疫苗的年紀(每次看完醫生就會挨針);再加上生病不舒服的經驗和醫生產生聯結,自然會對就醫這檔事非常反感。

 

站在孩子角度的同理心

看醫生哭鬧時,我們常常會安慰孩子說:“不要怕"、“不要哭"或注射針劑說:“不會痛",其實這些話語是和孩子的主觀感受有落差的。還曾碰過有阿媽說:“醫生壞壞,待會阿媽打打!",教導孩子以暴制暴,更糟。

孩子生病本來情緒就會不好,較愛哭鬧是正常的,此時應該跟孩子說:“我知道很不舒服,我們看過醫生會比較好,而且你很勇敢對不對?"若有打針處置時,應該跟孩子說:“打針會痛,可是只有一下下,媽媽不會騙你"。重點是要想辦法讓孩子明白:並非每次看醫生都一定要打針,這樣孩子才不會過度排斥。

 

有安全感,快樂看醫生

如果孩子有安全感,就醫的過程就會順利許多。其中,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如果常恐嚇小孩:“不乖就叫醫生打針",除了給孩子「打針=懲罸」的錯誤觀念,讓醫生背黑鍋外,可以想見孩子真的看醫生的時候也不會有好臉色。

平常可以和孩子玩「醫生遊戲」,先預習看醫生的步驟。也可以利用童書或節目,宣導醫師是好人的角色。看醫生時,最好是由主要照顧者帶去,除了可以提供最清楚的病史之外,重要的是能給孩子安全感。爸媽應該也知道,對的人(醫師)很重要,如果有常看較熟悉且信賴的醫師,就算生病發燒,就醫過程孩子也會比較舒服(小提醒:幼兒應該看小兒科醫師哦!)。有的醫師會準備一些小玩具或小禮物如貼紙(不建議糖果),也會給孩子鼓勵。

看診時,幼童可以由家長先抱著,或坐在家長大腿上,會比較有安全感。也可以讓孩子帶他喜歡的玩具一起去,有助於消除緊張(甚至還有孩子帶了整組玩具聽診器前來踢館的呢!)。有時候,可同時規畫孩子期待的行程,如:看完醫生後,我們去公園玩一下吧!對孩子的配合度也會有正面的影響。

最後,不管怎樣,結束後記得要給寶貝正向回饋:“你今天表現很好,媽媽很高興!"(下次如果沒有咬傷醫生就更棒了)。只要用對方法,相信您家的孩子看醫生也會笑咪咪!

 

< 孩子看病小別步 > 

就醫前:

就醫時:

就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