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鴨母腳蹄」-我的孩子有扁平足嗎?

「鴨母腳蹄」-我的孩子有扁平足嗎?

    扁平足(俗稱鴨母腳蹄)在台灣是一個倍受關注的問題,從早期在兵役方面衍生的問題即可看出端倪。而現今的社會,扁平足對於兵役問題已不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大部分的父母都擔心扁平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動作發展與運動能力。

扁平足的發生率

    根據研究顯示,扁平足於36歲的孩子的盛行率約60%,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少,而成年人的盛行率約10%-15%。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在6歲以前足部呈現扁平現象的孩子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改善,然而扁平足還是會伴隨著高達15%的孩子渡過一輩子。這時,家長都會反問:「既然大部分的孩子都可能隨著年齡而有所改善,那我該怎麼判斷我的孩子會不會是15%中的成員之一呢?」

扁平足的高危險群

    先天生理結構(如骨骼與肌肉構造異常等)所造成的扁平足也許無法預防,然而因為非先天因素所造成的扁平足則可以透過「及早發現,及早預防」的概念以獲得改善。以下幾種類型的孩子將來可能是扁平足的高危險群:

{C}1. 肌肉張力與肌肉力量偏低

肌肉張力偏低造成骨頭、肌肉與韌帶等組織過於鬆散,無法支撐足弓。

肌肉張力偏低的指標包括:

{C}2. 不喜歡運動

不喜歡運動的孩子容易造成肌肉力量與肌肉張力偏低,進而造成上述的結果。

{C}3. 體重過重

因為體重過重使得足底的筋膜與肌肉群無法負荷,造成足弓塌陷而使吸震能力與穩定性大為削弱,進兒增加踝關節的負擔;對於走路產生的不良影響可能包括腳跟翻轉、容易跌倒、腳踝易扭傷、內外八、足底容易疼痛等情形。

如何判斷扁平足?

    以往的判斷方式大多為觀察「足底肉」是否過度鬆軟和是否有明顯的足弓,然而這些指標的不夠充足,僅能當作初步的判斷,因而經常造成家長過度擔心而四處求醫,其實絕大部分的孩子只要在正常的發展並保持適當運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弓就會漸漸浮現。因此,除了上述的初步判斷法外,亦可觀察是否符合下列幾個指標:

{C}1.  {C}從後方看,跟骨中垂線或阿基里斯腱過度偏移(圖1為正常的足部,圖2為扁平足)。

{C}2.  {C}足部內側的骨頭過度向外凸出或向下坍塌(如圖2)。

{C}3.  {C}足底沾水踩地,看看足印中段的部分是否過度超過足部的中軸線(如圖3)。

{C}4.  {C}其它輔助指標:經常抱怨腳痛或平衡感不佳。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