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駐站專家見面會】嬰幼兒飲食健康指南

嬰幼兒飲食健康指南


104年5月16日10:00-12:00
講師:李婉萍營養師
地點:131Fun心玩親子館

    IBABY駐站專家李婉萍營養師蒞臨131Fun心玩親子館,與各位家長們分享各種健康的嬰幼兒飲食!民以食為天,寶貝們的飲食更是需要我們特別的關心,尤其是剛從哺乳期轉換副食品的時期,應該如何調配與安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婉萍老師怎麼說吧!

駐站專家李婉萍營養師與參與講座民眾大合照

◎ 多樣化的嬰兒奶粉 給爸媽更多選擇

寶寶自出生後就開始必須自行吸收養分,但市面上多樣化的商品總讓人眼花撩亂,該如何選購適合的奶粉及配方食品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市面上的奶粉總是主打著添加各種功能性成分,常令爸媽們困擾著不知道該如何選購最好的品牌。其實以醫學的角度來看,哺乳主要的功效還是以「健康」為取向,其他功能性成分都有待評估。如果寶寶並非有特殊的健康問題,當然還是以餵哺母乳最為適合。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

母乳一直以來都是寶寶最安全的營養提供方式,原因就在於母乳的成分是最適合寶寶以及配合寶寶的年齡而改變的。而餵哺母乳的好處更是多多喔!

哺乳對寶寶的好處—

1.單位母乳量可提供更多的卡路里。

2.母乳提供好品質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必需脂肪酸。

3.持續提供免疫力。

哺乳對媽媽的好處—

1.哺乳是安撫寶寶的好幫手。

2.哺乳有預防乳癌的效果。

3.持續消耗熱量,有益減重。

4.與寶寶一對一的親暱獨處時光。

◎ 寶貝的均衡營養 從副食品開始

為什麼要添加副食品?

當寶寶成長得愈來愈大時,其所需要的營養也愈來愈多,而光靠奶水是無法滿足其需求的,加上母乳也有不足的營養,所以為了讓嬰兒獲得均衡的營養(獲得熱量、鐵質、鈣及維生素等)。當寶寶滿四個月開始,如果每天奶量攝取超過1000c.c,或者體重為出生時的兩倍重,就必須要為寶寶提供副食品做準備。

添加副食品的原因是幫助嬰兒適應各種不同的固體食物,並訓練嬰兒的咀嚼與吞嚥能力,強化臉部肌肉,避免造成偏食。此外,在用餐時培養寶寶與父母共進餐點,嘗試新食品,訓練使用餐具,是使寶寶逐漸適應成人食物及飲食模式的一個過程。

婉萍老師說,寶寶在接受純母乳哺育6個月後,仍不可忽略寶寶已經準備好想吃固體食物的徵兆,若延遲添加副食品,可能會造成寶寶1歲甚至2歲仍不想吃固體食物,亦可能造成體重增加不良或下降,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鋅等等問題。

★寶寶可以吃副食品的徵兆★

1.想用手抓食物,想送到嘴裡。

2.看到大人吃東西會流口水。

3.寶寶會有張嘴想吃的樣子。

4.自己可以坐得穩。

5.牙齒長出來了。

6.可以控制頭的轉動。

特別提醒:早產兒寶寶以矯正年齡四個月為準,所以實際吃副食品的時間會比一般寶寶晚喔!

多樣化的副食品 讓寶貝更健康

以往的觀念認為,寶寶若有過敏家族史,必須避開高致敏性食物(如:蛋、花生及魚類)。然而在近期的科學研究調查,在寶寶4-6個月間添加高致敏性食物,都比延後添加副食品的好處來得多。此外,若延遲給予高致敏性食物的時機,反而會讓寶寶增加過敏的風險。

若寶寶出現食物過敏的狀況時,家長可以先暫停提供,等3~4天後再嚐試,並且可減半嘗試再觀察。如果寶寶對食物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則可以每3~7天餵食一種新的食物。

如果試了還是有過敏,那表示現階段孩子無法接受,可以等到一歲後再試試看。若寶寶對花生和麥(麩質)過敏,幾乎是一輩子過敏,可與兒童過敏免疫專科醫師討論規劃寶寶的副食品。至於到了三歲以後仍是有食物過敏反應,幾乎都是終身過敏體質。

★餵食副食品的七大原則★

1.食品由稀漸濃,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2.每一次嘗試一樣新東西

3.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應注意寶寶吃後的反應

4.使用寶寶專用的餐具,用湯匙餵食

5.固定的地方與固定的椅子餵食

6.放手讓寶寶嘗試自己進食

7.避免添加牛奶和蜂蜜(牛奶含蛋白質不易消化;一歲以下寶寶的腸胃與免疫系統仍未發展完全,不適合食用蜂蜜)

 寶寶的味覺初體驗 第一口副食品

寶寶的腸胃功能在一歲以前還未完全成熟,需要多一點時間來適應新的食物。對於大部分的寶寶而言,一開始食用副食品時,以單一穀類的嬰兒米粉為主,再逐漸增加含鐵的食物(如:鐵質化的嬰兒穀類食品和紅肉泥或紅莧菜泥)。

對於副食品製作的原則,仍以天然、衛生為優先。李婉萍營養師提醒家長,剛開始嘗試副食品的寶寶,或許吃得不多,但可藉機練習吞嚥。一旦適應了之後就會吃得更多,此時再慢慢增加食物的濃度。

副食品添加順序

    穀類→水果→蔬菜→豆類→肉類→蛋/魚類

第一階段(四個月~六個月):

˙米糊、麥糊(五穀根莖類)、現打蔬果汁

˙學習接受湯匙餵食

第二階段(七個月~週歲):肉、魚、豆、蛋類

˙嚐試各類食物若是孩子進展得快亦可再嚐試了全穀類、蔬果類後進展到蛋白質類食物,不是硬要依照月份來規定的

第三階段(十個月~週歲):均衡飲食

˙學習咀嚼和「咬」的動作

˙接受不同食物的質地

˙學習自我進食

★常有的錯誤觀念★

1.大骨湯的營養成分高嗎?

答:錯,25杯大骨湯才含有一杯奶的鈣質。因此並不需藉由大骨湯來吸收鈣質。但備餐時可利用大骨湯作為調味,會讓食物更加美味。

2.一歲以後寶貝就要斷奶了嗎?

答: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斷奶瓶」,而非『斷奶』。9~12個月大的寶寶,每天至少應攝取母乳或嬰兒配方500 C.C.之奶量,才能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

3.吃肉重於吃飯?

答:穀類為副食品添加的優先順序,且穀類為一日營養當中需求最大的項目,亦能讓寶寶有較多飽足感,故仍先以讓寶寶習慣吃五榖根莖類後再增加肉類。另外肉類可以優先嘗試豬肉,因豬肉與人體性質相近,對於寶寶較好消化。

 均衡的飲食營養 讓寶貝健康長大

等寶貝開始能夠穩定進食後,需要注意的仍是各項食物的均衡攝取。實際上在2歲以上的學齡前兒童,最欠缺的營養為:鐵、鈣、鋅及葉酸 
鋅—海鮮(如:牡蠣)、瘦肉、肝臟。
鈣—奶類製品、植物性的鈣質,如:南瓜、秋葵、蘿蔔、碗豆仁、黃瓜、高麗菜、洋蔥、青椒、西洋芹、芹菜、青花菜、番茄、玉米、花菜、蘆筍、莧菜。另藉由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形成,以促進鈣質吸收。
鐵—肝臟、紅肉、深綠色蔬菜、五穀類,維他命C食物可增加鐵質吸收。
葉酸—蘆筍、深綠色蔬菜:波菜、地瓜葉、綠花菜;高麗菜、南瓜、胡蘿蔔、豆類。

 親職教養處方籤 

Q.家長:小孩常常不喜歡喝白開水,可以用調味水或是用果汁取代嗎?
A.專家:一歲以前寶寶飲水盡量仍以白開水為主,不用添加過多的調味,只要注意每天仍有適度飲水即可。而且小孩現在不喝不代表以後也都不會喝水。若寶貝習慣飲用調味水,往後可能反而不適應白開水。


Q.家長:寶寶若不喜歡某一種食物的口味,怎麼辦?
A.專家:寶寶不喜歡某種食物,不代表他挑食或未來不喜歡這個食物喔!如果是新接觸的食物,家長可以重複多試幾次不同的烹飪方式,在不強迫的情況下自然的餵食。當然寶寶看著大人吃的東西也會想要嘗試,所以家長就是最好的模範,只要大人常吃這個食物,寶貝也會想要跟著試試看。此外,我們也能讓寶貝參與食物的準備,這樣寶貝吃東西的同時,也會更有成就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