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家有「吐寶寶」─照顧嬰兒溢奶的技巧

家有「吐寶寶」─照顧嬰兒溢奶的技巧

文/ 張龍醫師

寶寶溢奶的原因

溢奶,台語俗稱「淺腹」,是健康嬰兒常見的現象。小於四個月的嬰兒超過60%每天至少會發生一次溢奶,多發生在餵食過後。寶寶溢奶主要是因為食道的下括約肌及胃部賁門未發育成熟,胃裡的食物會逆流到食道,就會產生溢奶,尤其常見於早產嬰兒

當嬰兒餵食的奶量增加,在三四個月大時溢奶會更明顯,隨著年紀增大,括約肌才會逐漸發育成熟,情況會自然改善。孩子在一歲以後,溢奶症狀已減少大半,正常情況下,兩歲的幼童已完全不會再溢奶了。

 

溢奶、吐奶怎麼區分?

  常常會有家長擔心,寶寶一直吐奶會不會有問題?事實上,我會說:「溢奶沒關係,吐奶要小心」。如前所述,“不費力"的溢奶是自然的現象,常常寶寶嘴角溢奶還會邊對你笑,故國外有“happy spitters"的傳神形容詞。

  吐奶則是從奶水從嘴巴以用力噴射狀的動作噴出,若孩子有反覆吐奶症狀,則需要考慮其他可能的疾病: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腦壓增高、代謝性疾病等等。因此,照顧者要注意的警訊:若溢奶或吐奶太過頻繁,寶寶出現體重增加緩慢、餵食困難、長期哭鬧時,此時有必要帶孩子去給兒科醫師檢查,才會比較安心

 

預防溢奶的方法

坊間認為溢奶會造成嬰兒嗆傷氣管,甚至會危及生命,如此造成許多爸媽太過擔心:餵奶後若沒拍出嗝不罷休,或溢奶加咳嗽就急忙送到急診。其實,正常的嬰兒(非低體重早產兒或腦部損傷嬰兒)溢奶是不會造成生命危險的,氣管會有自然的保護反射,絕少會有吸入性肺炎發生。另外,拍嗝的動作確實可減少嬰兒胃部脹氣,減少溢奶,但也並不是非拍出嗝不可。

照顧溢奶的寶寶,只要掌握以下原則,請放寬心,享受育兒之樂吧!

1. 餵奶後可拍嗝,方法要正確,若一段時間(20分鐘)也沒拍出嗝,沒關係。

2. 勿過度餵食,吃得過飽當然較會溢奶,必要時可考慮少量多餐。

3. 奶嘴洞口大小要適中,太小會吸入過多空氣,太大會來不及吸食而溢奶。

4. 吃奶後避免壓迫腹部(如曲腿姿勢)或搖晃寶寶。

5. 較大的嬰兒(四個月),可考慮加米麥精於奶瓶內,增加稠度。

6. 溢奶時將嘴角擦乾即可,不可試圖用方巾伸進寶寶的嘴巴去將奶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