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去「讀書」!讀什麼書?

去「讀書」!讀什麼書?

/陳安儀 老師

 

有讀者問:

面對國中生的課業壓力,還要引導她閱讀,時間有點難排。

國二生喜歡閱讀,但她只喜歡閱讀課外書,不喜歡課內書。

我們成天叫她把書收起來去「讀書了」。

她閱讀的書刊總是像「骸骨之城」、「飢餓遊戲」,

我們也不知道適不適合她,更別說引導她說出重點了。

請問老師身為家長的我們,可以為她們選擇那些類型的書籍呢?

安儀答覆:

對我來說,我是「認真的」把「閱讀」放在「成績」之前。
我知道很多人不認同。但是我家女兒月考前畫畫、看書,我是不禁止的。

道理很簡單。

我認為:只要是在「讀書」,「課內書」跟「課外書」,為什麼有對、錯之分呢?


更何況,那些考到可以背起來的課內書,滾瓜爛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對孩子的未來有幫助嗎?我一點也不認同。

所以,我對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上課專心聽懂,回家功課做完。參考書,自己選擇要不要做。

剩下的時間,我就由她自由運用,我從不逼她「背書」。


女兒幾乎每天都去圖書館借兩本書。

最近她借的書,主題都跟「生死」有關。

像是「安寧病房」、「死亡料理」等等,「飢餓遊戲」她也剛剛看完。

她常會跟我聊到書的內容。她說,她最近很喜歡看談「心理」的小說,包括一些變態殺手.....等等。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學習」。

孩子每個階段都會對不同主題感到興趣。

而這些,往往也都是人生中的重要課題。但是,學校不一定會教。像是「飢餓遊戲」,這本小說主題環繞在「生存鬥爭」、「友情、愛情與現實」,如果你真的想與孩子談論內容,何不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呢?(它還有電影呢!)

這個期間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吸收力快,並且開始發展自己獨立的想法。

他們急切的想要了解自己、了解這個世界,了解愛情、友情、親情,了解自私、公益、道德與現實。

 

可惜,這些東西課本裡不見得都有。

課本有的東西,是知識的一部分,但是,廣闊的世界,也需要去探索。

所以,要求孩子埋首在功課中,是不夠,也不對的!

要了解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他的眼光去看世界。

 

女兒每隔一陣子,會問我家裡還有什麼好看的書?

我會找出我以前喜歡看的書給她。

像是歷史、文學,賽珍珠的大地、黃春明的「莎喲那拉,再見」。

她喜歡鬼,我就給她「聊齋」。她想要生物,我就給她「人類的一天」。

她說她的地理不好,我就給她看「地理叢書」。



台灣「課內」考試太多、無意義的背誦太多。課外閱讀太少,思考的時間更少。這樣的教育,即便考上台、清、交,

也只是會考試的機器,缺乏對世界、對自己的認知。

難怪出社會會找不到工作、要跳樓。

這樣的教育模式,如果持續下去,下一代絕對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家長如果無法打破迷思,我們的教育是無法改變的。

 

所以,要改變教育,要增加下一代的競爭力,

先從改變「去讀書!」這三個字的看法開始吧!

------------------------------------------

文章出處: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979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