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學童通學安全的回顧與展望

壹、前言

    根據臺北市政府委託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靖娟基金會)進行臺北市國小通學安全之調查結果顯示,30.4%的學童表示曾在上、下學途中受傷,且受傷者每人平均有達1.96次之情形;臺北市共有151所國小,約17萬位學童,每天有相當多上下學的交通旅次行為,雖學童上下學的時間集中,但由於各學校周邊環境條件不一,交通現象亦各互有殊異,且近年來「少子化」及「跨區就讀」情況及家長對學童安全之重視,以致家長多以汽機車或安親班車輛接送之,又因國內各國中小學周邊路道人行空間環境尚非十分完善,而致學童、行人與車輛交錯於路面之景象,如此非但造成學校周邊道路交通秩序紊亂,也嚴重威脅孩童及行人的安全。因此,學童通學的安全及學校周邊交通秩序之維護更是一個值得國人關注的課題。

        長久以來,臺北市政府秉持著以學童通學安全為優先的理念,除了致力於通學環境改善外,也在每年的國際無車日舉辦「走路上學週」活動,並自民國95年起首度與靖娟基金會合作,就學童通學路程安全及環境改造能有整體性交通的通盤檢討,並依學校環境及個案需求提出具體行動作為;又在學童通學路程安全工作上長期耕耘,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結合民間團體、社區與政府之合作模式,再藉由工程改善、教育宣導與加強執法等三個面向切入,以消除學童上下學的潛在交通威脅,提供安全的通學環境。其次,透過臺北市成功的體驗及實施模式,藉以強調學童通學路程安全的重要性,進而提供各縣市施政之參考。

貳、兒童通學安全問題

    依靖娟基金會於民國96年調查發現,都會地區超過七成學童之上下學均以汽機車接送,且有53.0%之家長考量交通或人身之安全等因素而不願讓學童走路上學;此比例若相較於家長回顧自己小時候上下學之方式,有七成以上是自行走路上學,顯示學童通學之型態已有極為明確之變化。至於家長不讓孩子走路上學所顧慮之前三項因素分別為距離過遠(15.6%)、車速過快(14.1%)及擔心孩子被綁架(11.6%):此外,認為因道路設施不佳與人車爭道的因素則佔四成以上。可見學童因生理與心理未臻成熟,且對路環境與交通設施或常識等認知尚待養成之情形,大部分的家長仍多不敢貿然讓孩子走路上學。

    Sandels(1975)對於兒童的交通行為進行研究觀察,發現兒童的概念與認知與成人差距甚遠,兒童的認知及思考以自我為中心且易受週遭環境影響而分心。另外學童上、放學採集體疏散的方式進行,短時間內學校周遭的交通負載量大增,人車交織與疏散動線的流通即成為孩子是否得以安全通行的關鍵,此外考量兒童步行速度較慢、低年級學生身材矮小、視覺認知差異、對危險的認知不足等,特殊的生、心理情形,在進行交通環境規劃的考量上應與成人有所不同,以符合實際需求。

    儘管要大幅改變學校周邊人行環境與交通型態仍有許多人為、法令或技術性之限制與困難性,但是臺北市政府、靖娟基金會及校方等三方面,除秉持發現問題,尋找可行方案措施外,並也多方協調地區鄰里、商家及各單位,配合現場會勘,以力求逐步改善,期待從小處著手,逐漸累積提升孩子上學的安全指數。

參、通學路程改善規劃流程

   民國95年起臺北市政府首度與靖娟基金會、交通安全文教基金會、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及臺北市導護志工總隊等團體共同合作,從不斷嘗試中發展出得以落實通學安全的工作模式;或許一般民眾會認為應該由公部門主導即可,但就其所需人力、協調事項及時間等因素,均非是一種極具效率性的作法,故經由民間團體之連結與發聲,深入了解問題及路程安全需求,再藉由公部門成立單一對口與整合列管追蹤,非但可克服公務體系人力不足及橫向聯繫或分工的難處;且在三方配合與目標一致下,進而落實學童路程安全環境至整個工作及規則流程,詳如圖1所示。

 

肆、交通安全教育宣導

   交通事故不僅是臺灣兒童十大死因的第一位,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民國97年出版的「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中也顯示,國際上每天約有700多名兒童死於交通事故,更有27,000多名因此而受傷;因此推動學童路程安全是一個各城市所應重視的普世課題,藉由關注改善通學環境,以降低兒童交通事故的發生,讓兒童行得安全。

    另學童通學路程安全環境之改善,除了交通工程(Engineering)及執法(Enforcement)以外,交通安全教育(Education)更是不可或缺之重要環節;交通安全教育應強調任何個人、社會或政府所需具備長期性與立即性的學習概念,且在主觀或客觀的作為上,均讓民眾從小到大具備基本及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識與應變處理能力與態度,如此方可有效率且持續性地將交通安全教育落實於生活化及學習化的素養,進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維護學童的生命安全。

 一、實踐交通安全教育目標

 (一)生活實踐:從學童生活周邊的交通環境、設施及交通情境切入,以瞭解及具體落實在現實的生活中。

 (二)生命體驗:從觀察或實際體驗及個案分析中,體會交通事故之可怕、發生原因及影響程度,進而提醒學童於通學路程中應注意事項,並珍惜生命價值。

 (三)生計發展:讓學童熟習交通法規、設施、使用與維護,也體會現代國民對交通安全認知與應變能力,使其成為生存必備且終身學習的對象。

 二、交通安全教育的方式

        以家長為對象,除透過宣導單溝通外,亦請學校在開學的家長日(學校日)期間,說明學校的交通安全計畫及需要家長共同配合的項目;另以學童為對象,在交通安全教育上則包括下列幾項。

 (一)環境教育:學童因長時間在校園周邊環境中活動,藉由其環境教育而可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以建立其交通安全觀念;例如融合設置各種交通設施(含號誌、標誌或標線)、交通安全標語及主題常識等,讓小朋友在環境中自然學習及熟識之。

(二) 課程融入式教學:交通與生活息息相關,任何包含語言、社會或自然等素材,若能在教學過程中予以融入,除可讓教學多樣化外,更可具體將交通安全落實於生活化中,小朋友更容易將學習(或內化)化於生活中。

 

(三) 主題活動:配合學校開學時期、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前,進行「交通安全週」或「交通安全月」的主題宣導活動,經由多次的提醒及相關宣導活動的配合,深化其對於交通安全的正確認知與行為。

集會時說故事  

宣導交通安全闖關遊戲 

2:國小辦理交通安全教育的照片

伍、社區資源整合

    學校是社區的一部分,傳統上小學更為鄰里中心;近年公部門所推動學校社區化與去圍牆化,目的在於互享資源、共榮發展,而在推動通學路程安全工作上乍看與社區連結似無直接關係,但是經過靖娟基金會幾年的推動經驗所知,若社區與學校有良善溝通管道,學校能積極主動邀請社區共同參與,社區居民又可基於維護學童安全而犧牲微細的個人利益,彼此信賴,互助合作,將能順利克服學童通學路程安全上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以臺北市中正區河堤國小為案例,長期以來河堤國小兩側都欠缺人行道,雖家長曾多次反映通學路段人車爭道的危險性,學校與里長亦曾努力爭取改善,但礙於經費與社區未能凝聚共識,而遲遲無法設置人行道;之後,經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教育局及靖娟基金會等相互協調下,河堤里鄒里長多次與居民溝通,並協調人行空間並非僅是因學童上下學使用而設,社區居民亦是其使用者,且可藉以整頓周遭環境,更可提升里鄰的生活品質等理念,終獲里民支持,在學校四周建立起完整的人行空間,共同為學童通學路程安全盡一份心力。

除了硬體建設的改善外,社區的配合往往也是通學路程安全的重要一環,故靖娟基金會再結合河堤里社區發展協會與社區重要人士共同組成兒童安全委員會,該委員會在社區中推動更多相關安全的工作,包括宣導居民配合不隨意停放車輛、佔用人行道及共同維護人行空間等;這是一個極為典型的案例,相信國內仍有許多類似的情形亟待解決,能有效結合社區及相互體認合作,將可創造學童路程安全及改造社區環境的共同需要。

 

陸、成效分析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與靖娟基金會從民國95年起合作,協助市內國小進行學童通學路程安全的改善,迄今已有24所國小,範圍遍及中正區(8所)、內湖區(4所)、士林區(3所)、北投區(2所)及信義區(7所);之前已有16所國小共檢核出189不安全項目(含違規停車、人行道坑洞、自行車路線、安全教育、號誌時相、導護志工、執法及通學安全路徑等),且已有173項已完成改善,改善率達91.5%;其中,改變較大者為河堤國小的人行系統增建、國語實小的天橋拆遷、福林國小的人行系統改善及增建、以及南湖國小校門整頓工程,其次改善前後的情形比較,請參見圖3之照片所示;另其他改善工程及措施,如障礙物的移除、實施機車退出人行道及騎樓、補植路樹及環境維護等,請參見表1所示。

 

1:臺北市執行國小學童路程安全之成效情形

陸、結語

    「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2008年版)指出,有效預防措施的普     遍實施可挽救一半以上的兒童生命;也就是說要「用對的方法作對的事」,學童是國家的新生命,也是未來的主人翁,國家社會乃至個人均應為其通學路程之安全盡最大的保護。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與靖娟基金會自民國9597年開始的合作模式,服務學校數雖然僅有24校,但深入社區且以穩紮穩打的方式,透過實際行動解決學校學童路程安全問題,除了解決首要的交通環境問題外,仍陸續針對學校新衍生的交通安全議題,持續進行問題診斷與改善之服務,成為學校在安全維護工作上長期的合作夥伴;未來,臺北市政府除將持續編列預算執行外,另已向中央政府申請補助款擴大服務學校之規模,並將過去執行經驗與成果研擬綱要計畫作為執行準則,並計畫至民國101年,每年以30間學校為改善目標,以建立學童通學路程安全的環境,讓臺北市向「安全城市」之目標前進。

 

 文章出處:

作者為前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 羅孝賢

本文出自靖娟基金會97年出版之半年刊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