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兒童不獨處~談臨時托育人力資源

幼兒獨處,安全堪憂    

  曾有媒體報導,某園所因學童多人感染腸病毒,被迫停課,家長因需上班,無法親自照料,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最後由學校勉強代為照顧。另外還有一則報導,四歲半男童因母親上班,父親外出看病,獨自留在家中,在無人看管之下,從住所大樓二十二樓窗戶墜落身亡…。

  

  上述實例,皆因主要照顧者工作、家庭難以兼顧,無法親自照顧孩子,發生兒童照顧人力臨時短缺的真實窘境。不論家庭結構是單親、雙薪或是隔代教養,在鄰里互信基礎不足以及缺乏支援系統的情形下,臺灣家庭與社會人際出現嚴重的情感斷裂。政府解決少子化現象的政策,傾向簡單的育兒費用之挹注,然而,養育難題並非單純的經濟負擔!在無人分擔育兒責任,無法暫時獲得喘息的狀況下,常常隱藏著父母情緒失控或引發兒童意外的危機。當難以抽身卻又必須得親自處理突發狀況或緊急事件的兩難困境中,不少家長只能賭賭運氣,並且安慰自己「只是離開一下下,應該不會怎麼樣吧!」。但是,孩子獨處而發生怵目驚心的意外事件,不但時有所聞而且接連發生。這意謂著家長對社會支持系統的某種失望,也是政府對於方便性、隨機性與友善的臨時育兒照顧支援服務嚴重匱乏。

 

鄰里親朋好友,兒童臨托的核心人力

    兒童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不得使兒童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對於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多年來經由法令的宣導,大部分家長已經知道,讓六歲以下兒童獨處,乃違法之事;但無論保護兒童的法令如何制定、改變,或者家庭成員採取何種分工安排,養育兒童這項任務,始終與家庭制度連結。家長們若要解決孩子獨處的困境,首先得建置臨時托育支援的團體。我們建議家長以家庭為圓心,尋找家有年紀相仿兒童之鄰居四、五戶,平時,為孩子與自己打造情感交流的友伴基礎;緊急時,也可以彼此互為替代照顧的援手。由於多數父母育兒經驗類似,四、五戶家庭臨托支持網絡,建置成功的機率也高。同時,筆者亦建議工作職場及里長辦公室,應留用、佈置局部空間,以備員工及里民臨時托育之需,此舉不但可擄獲民心亦能兼顧童心。

 

政府委辦之臨時托育,是臨托時間需求較長的家長可以選擇的服務資源

    家庭有養育兒童的功能,為因應少子化現況,迫使政府在補強家庭照顧兒童的功能這方面,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以臺北市政府為例,臨時托育的服務共分為以下三種方式:

一、托育機構臨托(兒童於托育機構內受托)

二、保母定點臨托(兒童於保母家中受托)

三、保母到宅臨托(保母至兒童家中進行托育服務)

服務對象為設籍臺北市12歲以下的兒童,一般家庭與弱勢家庭都可申請該項服務,差別在於弱勢家庭有臨托費用補助。但是因為服務方式便利性不足,造成服務成效不彰!以96年第一季的統計為例,沒有一般家庭申請該項服務,申請臨托服務的,全數為弱勢家庭,共計72人次。申請的服務方式以機構式托育及保母定點臨托為主,無人申請保母到宅臨托。

 

  這一類型的臨時托育,乃是因應家長有計劃的外出,臨時托育時間較長(約八小時),因此,托育機構及保母定點臨托,得於服務日前一天提出申請;保母到宅臨托,則須在提供服務日之前三天申請,以利先進行家訪。同時,還得事先詢問臨時托育的名額,因為臨時托育收托的人數與機構內或保母原收托人數合計不得超過核定收托之人數,以保障受托兒童的照顧品質。此外,托育機構的收托時間有限(最晚到晚上六點半),較缺乏彈性,而且假日無法收托。

   

以日本為鏡,整合鄰里社區資源協助臨時托育

    鄰近國家日本同樣為少子化所衝擊,為了改善托育環境及提高生育率,日本提供多元化的托育服務型態與托育政策,其中為期五年的「新新天使計畫」,特色是結合不同托育需求及型態,廣泛實施臨時、假日、夜間托育,並整合鄰里社區育幼支援。在社區中,設置家庭支援中心;介紹優質的嬰幼兒托育資訊提供給家長查詢;支援保育媽媽的需求。多樣化的家庭支援協助,解決特定家長、特定據點、特定時間以及有特定收托需求之臨托幼兒的臨托問題,也幫助改善育兒工作與環境。上述不同的臨時托育形式,皆可作為我國目前發展多元化托育服務的參考。另外,面對少子化的趨勢,招生不易的園所,也可採取多樣化的彈性臨托經營方式,以減輕父母臨時托兒的困擾。

 

    孩子不該獨處,臨時托育資源就應該要充足。基於社會成員之間對保障彼此基本生存權利的承諾,臺灣政府及民間社團對於臨托資源整建已有共識。親愛的家長,您是「獨自」但絕對不是「孤獨」地養育孩子,如果遇上緊急、突發事件而又無法分身照顧孩子的時候,請您以孩子的生活為圓心,思考並尋找周圍可協力、替代的援手,切莫有賭賭運氣的僥倖心態,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文章作者: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幼保系 副教授 楊金寶、研究生 江永月
文章出處:本文出自靖娟基金會出版之會訊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