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初步了解「北歐托育模式」,就看這一篇!

文/好來老師(王爽)

  我在搬去丹麥前就耳聞北歐的育兒政策領先全歐。相較於德國托兒所一位難求,很多媽媽需要犧牲自己的職涯發展回家照顧孩子,丹麥家長們卻可在育嬰假結束後準時回到職場上工作,完全不需要擔心小孩沒有地方顧的窘境。目前台灣媒體上也可以看到許多婦幼團體一直鼓吹台灣應該追求「北歐育兒模式」,但什麼是北歐育兒模式?又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值得關注呢?
 

丹麥托兒所&幼兒園面面觀

       我覺得丹麥跟台灣的托育機構制度其實大同小異,例如托兒所(Vuggestue)是三歲以下的孩子都可以送進去,也有私人保母或是托嬰中心(Daycare/Dagpleje)可選擇;而幼兒園(Børnehave)則專收三到五歲的學前兒;有些地區也會有混齡幼兒園,從零歲到五歲的孩子皆收。孩子滿四個月即可去居住地的政府機關登記候位。

針對以上三種機構,丹麥政府怎麼收費呢?從參考的文獻中有提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托育機構收費標準大概是:

  • 托兒所(Vuggestue)(招收年齡為0-2歲的孩子)一個月為3950克朗(約為台幣19,750元)
  • 私人保母或托嬰中心(Daycare/Dagpleje)一個月為3368克朗(約為台幣16,840元)
  • 幼兒園(Børnehave)(招收年齡為3-5歲的孩子)一個月為2541克朗(約為台幣12,705元)

(以上價格皆含午餐費用,另外,收費標準會因各地區物價不同而有所不同)

pexels-rodnae-productions-8363101.jpg
  
  通常丹麥小孩的上學時間為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當然也可以提早報到或是晚接送,一切就是看托育機構決定。小孩在托兒所或是幼兒園裡學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社交能力,例如:如何在群體中與他人相處,丹麥也是個非常注重個人聲音的國家,從小就會開始訓練小孩尊重別人、並表達自己的意見。另外,托育機構也會訓練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像是準備午餐、自己收拾等等,他們並不會學習任何學科,最多可能也只是數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Vqv1b6WN4

解說:丹麥托兒所的一天,從報到、唱歌遊戲、幫忙、午休、外出,分組活動等等,
可以看出丹麥人如何訓練小孩的專注力與社交能力。


「北歐模式」等於政府管很大

         大致了解了丹麥的托育機構後,接下來可以討論為什麼會這樣發展呢?丹麥家庭(尤其是媽媽們)到底有多需要托育機構?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針對家庭在勞動市場(The labor market position of families)在2018年的統計 ,丹麥與瑞典是所有OECD國家中,0~14歲兒童的家庭裡兩位(或以上)成人皆有工作的國家。尤其是丹麥,在2013年的數據就指出,丹麥是全球擁有最多「上班族媽媽」的國家

 

        看完上面數據,就會聯想到丹麥的托育機構的設計,有很大的原因是想支撐丹麥的勞動就業人口。對家庭而言,一是幫助產後女性重回職場,二為減輕家庭照顧壓力,可以給當爸媽的人多一點時間充實專業與自我。對國家而言,更多人投入職場,代表國家有更多勞動力,也可以增加稅收,何樂而不為?

 

        當然除了托育機構的幫助之外,能夠協助丹麥婦女重回職場還有兩點,一是先進的勞工政策,丹麥的基本工時是每週37小時,一年約有4~5週的帶薪假期,加上各式育嬰假、產假等等,讓家長有時間可以陪伴孩子。二是北歐注重兩性平權,對母職並沒有這麼大的要求,丹麥男性從小會被訓練一起幫忙做家事(尤其是下廚、洗碗這類工作),跟台灣比,丹麥的職場媽媽比較少遇到上完一天班後回到家又要開始「第二輪班」的問題。

 

        看起來丹麥的育兒環境很幸福是嗎?當然啦,羊毛出在羊身上,北歐國家稅收高昂。以丹麥的消費稅為例,此地消費稅高達25%,也就是說在超市買一件100克朗(約合台幣500元)的商品,其中25克朗就是直接納入國庫。其中的稅收也投入在托育政策上,例如在丹麥政府每年平均花在每個學齡前孩子的金額是2萬3千多元美金,約合台幣64萬元,這需要高稅收的政府才能辦到,有這樣的政府政策與人民意識,雙管齊下才能打造出美好的育兒天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