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有懼高症的孩子

文/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廖笙光技術長

      孩子對於站在高處感到害怕,只要稍微高一點點,就嚇到臉色發白。本來覺得只要長大自然就會好,沒想到越大越膽小。好不容易帶他去「特色公園」玩,看別的小朋友都爬高爬低的玩得很開心,他卻只是站在旁邊一直看。明明很想玩,但又不敢玩,真的讓爸媽超心疼?究竟要不要逼孩子,去克服怕高的恐懼呢?

     「怕高」是一種恐懼,也是一種保護機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對於威脅有趨吉避凶的本能,我們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因此,不是「怕高」就表示有問題,只有在「怕高」已經干擾到日常生活時,例如:不敢搭電手扶梯、下樓梯會緊張......,這時爸媽必須要給予協助,而不是期待孩子長大就會變勇敢。

     過度怕高的孩子,通常不是因為「高度」,而是抗拒「雙腳離地」。明明只有五十公分的高度,只要腳抬高就可以過去,也可能讓他感到不安全,這種情況稱為「重力不安全」。主要是由於在內耳中的前庭覺接受器過於敏感,導致過度擔心自己會失去平衡,而導致的外在行為表現。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抗拒參與團體活動,導致在社交上容易配孤立。

 協助孩子不是「逼」孩子克服,故意讓孩子站在更高的地方,結果往往使得孩子變得害怕高度。爸媽可以用三種原因來協助孩子喔!

(一) 前庭過度敏感

幼兒早期的移動經驗不足,導致對於快速移動產生速度感,覺得不安全。又因為對於翻跟斗、倒立.....等的動作經驗缺乏,導致對於「頭下腳上」的姿勢,感到厭惡感。兩者加起來,使得孩子對移動產生負面情緒,漸漸就越來越不喜歡動,而進入一個「負面循環」,最後導致對於高度產生恐懼。爸媽可以先從「彈跳床」開始,讓孩子可以自己控制速度與高度,增加前庭刺激的經驗將會有所幫助。

(二) 視覺過度敏感

當開車時,常常不小心就會超速,時速超過100公里也沒感覺。但是,你有沒有覺得,如果騎車可能超過70公里時,就會覺得太快,想要減速呢?兩者的差別就在於「視野變化」。如果孩子的視覺過度敏感,也會導致孩子抗拒身體移動,進而導致活動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就變得怕高。爸媽可以先從「腳踏車」開始,讓孩子在過程中習慣「周邊視野」有快速地轉變,隨著經驗的增加就不會害怕了。

(三) 平衡功能不佳

失去平衡是一種很可怕的感覺,就像你坐在椅子上,有人突然搖晃的椅子,你也會被嚇一大跳。同樣的,如果孩子的平衡能力不好,當然也就會容易怕高,因為他會擔心自己一不注意就掉下去。這通常與孩子的「腳踝」有關,如果孩子的腳踝沒力,就很難維持自己身體的平衡,自然對於高度也就會比較敏感。爸媽媽可以先從「平衡木」開始,讓孩子練習「腳尖腳跟走」,透過遊戲的方式來練習。等到熟練以後,再練習倒退走, 很快就會就有所改變。當然家裡很難會有平衡木,這時爸媽可以用封箱膠帶,在地板上貼上一條五公尺長的直線,讓孩子練習喔!

    「怕高」是一種生存的本能,只要不會干擾到日常生活,爸媽就不用太在意。相反地,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時,爸媽就要協助孩子儘早克服這個難關。只是記得,不是一口氣的強迫孩子接受,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反而會更快看到效果喔!
 

轉載自康軒學習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