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兒童大頭條

杜絕霸凌 要與孩子站在一起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校園霸凌是個令全世界家長痛心、孩子害怕的問題。「教育教育!」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29日邀請《霸凌》導演李‧荷許(Lee HIRSCH)以及《終結霸凌》作者王美恩對談霸凌議題。荷許表示,老師大多將霸凌視為孩子私下的紛爭,選擇視而不見;家長鼓勵小孩勇敢,卻無法站在孩子角度,同理孩子的心情,才會讓霸凌越趨嚴重。

《霸凌》紀錄片敘述位於美國喬治亞、愛荷華、德州、密西西比以及奧克拉荷馬州5個家庭孩子遭受霸凌的經過,有不堪受虐的黑人少女Ja'Maya偷拿父母的手槍,在校車上高高舉起;不擅與人相處的Alex Libby把霸凌者當成朋友,任其凌虐;也有生長於天主教小鎮的同性戀者Kelby Johnson遭受學校、地方的歧視。

年幼受害 決定替人發聲

導演荷許年幼時曾遭受霸凌,當時常被取外號,肢體毆打更是家常便飯,身為猶太人,他在學校飽嘗反猶太學生的欺凌。某次他在學校上廁所時,同學將熱水開到最大,滿室熱氣,創造「集中營」氛圍的空間,他說,正是這樣的經驗促使他成為替人發聲的導演。

▲導演李.荷許(Lee HIRSCH)表示,解決校園霸凌沒有捷徑,應該透過教學策略改變學生的相處環境,幫助學生交流情感與表達情緒,進而學習人際相處之道。(圖文/楊子磊)

荷許2009年開始周遊學校,找尋願意配合拍片的校園,利用1年時間記錄5個霸凌案例。其中1個案例Alex Libby因為在學校交不到朋友,默默承受語言、肢體霸凌,回到家不願向家人吐露委屈。荷許認為,霸凌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受害者自己不願面對事實、承認問題的嚴重性,再加上校方的漠視,導致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出版《終結霸凌》一書的前兒盟執行長王美恩表示,霸凌是一種長時間的虐待與歧視,是所有小孩接觸暴力的第一種形式。學校主管通常會覺得霸凌沒那麼嚴重,甚至有老師認為這是友誼的一種模式,問題出在這些大人不夠有同理心,無法站在被霸凌者的立場感受。

片中的個案Alex常在搭校車途中慘遭霸凌,包括被掐脖子、毆打、被鉛筆捅這些肢體暴力,或語言上的精神暴力。荷許認為,教育工作者最需要學習的一課就是不帶偏見地觀看霸凌現場,而非故意忽略,唯有正視才能了解問題、解決問題。

壯大正義之聲 不當幫凶

「當越多人為了正義,勇敢出聲制止,霸凌者便會覺得無趣。」王美恩說,台灣最常出現的霸凌場所就是學校後及廁所,2000年發生在屏東高樹國中的葉永鋕事件就在廁所。她認為預防霸凌的方法就是呼籲更多人站出來,通常霸凌者仗勢欺人是為了得到大眾的注意,若吆喝的觀眾變少了,正義者變多時,霸凌者就會覺得無趣。

▲前兒福聯盟副執行長王美恩以片中學生的案例說明,培養霸凌者的同理心是改變行為的關鍵,同時也應該幫助受害者建立自信。(圖文/楊子磊)

站在家長的立場,王美恩表示,面對孩子遭受霸凌,家長不能僅用話語告訴他要勇敢,應該先了解小孩無助害怕的感受,讓孩子覺得被同理,再教導他們自信心、人際關係技巧,才會有效。荷許認為,家長可以透過分享自身經歷,開啟與孩子的對話。

荷許在紀錄片完成之後,持續推動反霸凌計畫。初期以100萬小孩觀看《霸凌》紀錄片為目標,現階段則轉向教育工作者,出版工具書,推廣各種創意教學,利用晨間時間,要求每位學生發表心情,或學校集合教職員標記熟悉的同學,藉以列出不被所有老師關注的學生,他將於臉書成立粉絲團,推廣台灣版反霸凌計畫。



新聞出處: 
台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