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真的不可以給孩子看手機嗎?

                 文/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職能治療師 陳巧奇治療師☆

 最近發現在餐廳用餐時身邊越來越常出現以下畫面,帶著孩子走進餐廳的家長在入座之後,第一要務便是快速安頓好孩子。架設兒童座椅,拿出塑膠餐具,接下來便是將手機或是平板打開,點擊到卡通的畫面,擺在孩子正前方。好像只有如此才能夠好好地、安靜而愉快地一起出外用餐。

 當然我並不是要在這裡大肆批評所有使用手機來安撫孩子的家長,我想生活的壓力已經讓家長們十分疲憊了。我們活在一個一直在前進的時代,每個時代裡都有會陪伴孩子成長的玩具,當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已經成為每個人手上的主要標的物及趨勢,如果太刻意將這些產品在生活中抹除,將來孩子長大了在家以外的環境接觸到手機時,也就更難學會節制。適當地接觸、有節制地使用以及謹慎地選擇,才能讓孩子的發展不受影響

手機.jpeg

智慧型手機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

 在說明如何謹慎使用智慧型手機前,先來談一談他是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在此我主要將影響的層面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為孩子的視力與視知覺發展,第二個面向則是對於社會互動技巧及經驗的影響。就大腦神經學的發展來說,其實寶寶在出生之後至十歲前,都是視力與視知覺發展尚未發展成熟的時期。從剛出生時對於光影的反應,到逐漸學會追視,接著開始能分辨形狀、產生視覺記憶及整合雙眼的視覺,都在十八個月至兩歲以內發生。而這些視覺技巧以及能力發展的重要條件,便是自然的情境。智慧型手機的螢幕畢竟是平面,在觀看的時候會少了深度覺以及立體物件的視覺輸入,不論螢幕內的畫面製作得多逼真,終究都不是現實世界中有陰影有深度、遠近距離的狀態。觀看平面的刺激會讓孩子的大腦少了非常多能促進發展成熟的感覺輸入,也因為觀看手機螢幕時兩眼較長時間的聚焦,會使孩子難以發展出完整的視野

 再來說說第二個面向,關於社會互動技巧及經驗的影響。手機內動畫多半都做得十分精緻,虛擬人物說著有趣的台詞做出誇張的動作,相當吸引人。但是那些並不是真實的互動,孩子需要在真實的情境裡,和真實的人(不論是父母、手足或是同儕)互動才能夠建立社交經驗。那些去形體化的觀看經驗,無法造成真實的感受和回饋,孩子看到一個卡通人物的哭泣所產生的感受,和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人哭泣產生的感受絕對性地不同。這和成人觀看電影之後產生的感受是否真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請想想在我們看到讓自己感動的電影之前我們已經擁有了多少先輩經驗?我們已經擁有了多少和他人親密互動的經驗?在孩子的大腦尚未發展成熟前,在他尚未建立好自己的前輩經驗之前,智慧型手機能帶給他的相當受限

手機2.jpeg

 最後,呼應最一開始所提出的,由於現代社會的趨勢以及進展快速,與其要求家長們堅守絕對不可以給孩子看手機這種不太可能達到的目標,不如來談談比較妥當的,給孩子看手機的方式:

0~2歲寶寶應該避免哪些活動?

1.在孩子未滿兩歲前,應完全不讓孩子看手機,多參與戶外的活動,在公園、親子館玩耍也好。球類遊戲、結構性的積木、繪本故事皆可,以自然情境中和家長一起進行的活動為主。

2.滿兩歲後,選擇畫面簡單聲光刺激較少的卡通,同時設定時間,每天固定時間固定長度可以看手機。三至五歲的孩子每日不應使用手機超過一個小時,而六至十八歲則受限於兩小時內

孩子看手機的潛藏危機?

1.孩子看手機的時間不要和其他活動合併,讓他就只是單純地看,看完固定時間就關掉,減少孩子對於「大人為了讓我安靜所以就可能會給我手機」的連結,這樣孩子比較不會用手機和哭鬧來對家長談條件。當手機不是一種讓孩子安靜和乖巧的工具,他們也絕對不會成為孩子的武器。

 另外要提醒的事情是,孩子多半會模仿家中的成人,因此要能夠讓孩子有節制地使用手機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則:

孩子使用手機的安全提醒

請你,減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

智慧型手機並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養成了毫無節制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