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寶寶的副食品怎麼吃才健康?

文/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林鈺珊 營養師☆

    隨著寶寶成長變得越來越有活力,熱量消耗增加,自身營養素儲存量減少,只哺餵母乳或配方乳無法滿足嬰兒之營養需求,因此需要攝取副食品來填補在母乳(或配方乳)外嬰兒一日的營養素需要量。

1.在副食品中應添加什麼類型的食物,幫助幼兒有營養地成長,且能增進幼兒的免疫力?

  首先要注意供應的食物質地需隨著嬰兒生理與神經發育而逐步改變,寶寶約滿4個月,邁入5個月大(17周)時,腸道與腎臟生理功能以足夠成熟,可開始接受其他食物的攝取,但咀嚼吞嚥機能的發展是需要逐步訓練的,所以食物的供給應由流質(湯汁)或半流質(糊狀),轉變成半固體(泥狀)或固體的形式,勿只提供固定質地的食物,而影響寶寶日後發育。

  寶寶需要進食各種不同食物,攝取生長所需的營養,根據2011年台灣嬰幼兒體位與營養狀況調查,0-12個月嬰兒有3成以上葉酸、鐵、鋅攝取量不足。鐵質缺乏除了會造成缺鐵性貧血外,並造成神經發展異常;葉酸可促進細胞生長,與紅血球成熟,缺乏時可能引發腸道不適症狀(絞痛、噁心感、腹瀉等)、巨球型貧血等;鋅作為體內各種酵素輔酶,參與許多代謝活動,對免疫功能也很重要,缺乏時容易腹瀉、免疫功能失調容易受感染,並延緩生長

  下表列出富含葉酸、鐵和鋅的食物,家人在製作副食品時可多選用,避免缺乏。

 營養素  

                                       食物來源                                               

葉酸

綠色葉菜類、橘子、哈密瓜、牛肉、蛋黃、肝臟、全穀麵包

優格、身綠色葉菜類、豆腐

豬肉、肝臟、蛋黃、優格、乾豆類

表一:優質食物選擇

     然而,請避免專注在單一營養素食物的攝取,應從四大類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和豆魚蛋肉類中多樣化的供應給寶寶,因各類食物所提供營養素不相同,每一大類的食物都是無法取代的。讓寶貝進食各種食物,體驗到不同味道、顏色和口感,可幫助其學習及享受食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偏食、挑食,有助於1歲以後幼兒期的成長發育。

2.有哪些食物是幼兒不適合食用的?

  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安全,製作副食品之烹調器具的清洗乾淨。在製作副食品時要避免添加鹽、糖、味精等調味料,避免任何含糖飲料,以減少寶寶腎臟負擔,並幫助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習慣。

  在食材選擇上面,以新鮮、天然食品為主,但某些可能含有害物質的食材請避免,如以下三類的食材,

1.減量攝取大型魚類:大型魚類(如:旗、鮪、油魚等)有蓄積較高濃度甲基汞之情形,對嬰兒神經發育可能造成危害,建議均衡攝取各類魚產品

2.避免蜂蜜:蜂蜜容易造成嬰兒肉毒桿菌感染,應在1歲以前避免食用。

3.避免茴香:因茴香含天然致癌物eastragole,歐洲兒童腸肝營養學會建議4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含茴香的產品。

 

  另外,要注意寶寶因為咀嚼吞嚥技巧不成熟,尚未學會有意識的咳嗽及清理喉嚨之技巧,具以下三種的食物特性,容易造成噎食不宜提供

1.圓形、質地較硬的食物:如整顆葡萄、葡萄乾、熱狗塊、硬糖果、花生等堅果類

2.具有粘性的食物:例如花生醬、口香糖

3.不容易聚集一起的食物:例如洋芋片,在嘴巴中散開,可能跑至嘴巴後方,容易讓寶寶噎到。

 

  寶寶的生長過程需要我們細心照護,從全榖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與豆魚蛋肉類等四大類食物中,多樣化提供熱量、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的優質食材,全家共同安心享用,守護寶寶健康安全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