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整個城市,都是小孩的遊戲場:談德國的兒童遊戲場

文/好來老師(王爽)☆

  上週一對德國友人來找我度週末,因為朋友有兩個小孩,所以這個週末的行程就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公園內散步、找公園內的遊樂設施讓小孩發洩好好精力(朋友週日下午兩點就回家了,之後的我就是一路昏睡到週一早上,帶小孩有夠累!!我要在這裡向所有家長致敬!)

  回家前友人跟我說了一件事,他覺得這個城市很不錯,公園綠地很多,然後路上非常多遊樂設施讓小孩不會無聊。看到這裡我要先跟大家解釋一下,德國大部分的公園比較像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就是空地很大、樹很多,可能還有池塘什麼的,連帶還有一些鴨子、兔子之類的動物住在公園裡。周邊設有一些給孩子玩的遊樂設施,天氣好的時候可能有人躺在草地上曬太陽或是三五朋友聚在一起。就大方向來說,我在德國城市看到的公園是屬於大家、不分男女老少的公園的功能不單只是給小孩玩還是給大人曬太陽,很多時候還有氣候調節這種環境保育功能、甚至提供環境讓居住在城市的小動物們可以生存

  朋友的四歲小孩對遊戲場搜尋讓我大開眼界,因為平時去市區經過公園根本不會注意這些設施,但小孩幾乎三五步就被路邊的遊戲場吸引過去。認真的查了一下我所居住的達姆施塔特(Darmstadt,位於德國中西部,離大城市法蘭克福南方約20公里),在德國算是普通的中型城市,面積約有122,09平方公里,公園休憩面積有109公頃,而遊戲場共有103處、面積有23.5公頃(註一)。遊戲場的位置、大小與遊具已整理好放在網路上供市民參考。相較於台灣六都的綠地比例(新聞連結) ,這種比例應該會讓台灣人羨慕。

  台灣可以怎麼改進?建設上,完善的都市計畫應要有綠色休憩地,加強都會區的環境保育跟強化兒童體能,且應持續維護環境。另外像德國的地方政府主動將地區的遊戲場等資訊公開讓民眾可以找尋離自己家附近、甚至是適合自家孩子的遊戲場、甚至遊具種類,也很值得台灣政府借鏡。目前台灣這類的資訊整理除了雙北外,其他地區來說,官方資訊非常貧瘠,也期盼未來各地方政府能夠參考國外做法,將資訊公開。

台北市政府針對兒童遊戲場地整理資訊

新北市政府針對綠地及公園場地的整理資訊  

綠地面積.jpg
圖說:比起歐美都市面積,台灣六都綠地面積比例看起來也太心酸了(圖表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另外看到德國遊戲場的實際設施,我會覺得與台灣的遊戲場差別大同小異(最大的差別我想是在於德國的綠地空間很大),一樣有讓孩子爬高、流滑梯等設施,在遊戲場附近並設有說明指示,表示適用年紀(通常是6~14歲)、開放時間、還有確切的地點(方便民眾若有緊急狀況可以直接告知地點給救難或醫護人員)等等。我發現德國遊戲場蠻多可以「爬高」的設施,鼓勵孩子爬上爬下訓練體能。

001_1.jpg
圖說:住家附近公園內附設的攀岩遊戲設施,上方為設施的正反面、下方左照為公園一景,右邊則是該遊戲區的指示牌。

002_1.jpg
圖說:市中心旁的遊戲場。

  至於台灣都會區流行的室內親子館,我是真的沒聽過身邊家長會帶孩子去。網路搜尋了一下德國還是有相關設施,但多半集中在有錢的大城市,比較像是讓小孩辦生日派對時玩樂的場所。不過我認為台灣室內親子館風氣興盛跟氣候環境的因素有關,台灣天氣夏天濕熱冬天多雨,相較於德國氣候乾爽,這也是一種因地制宜的方式吧。若說德國有沒有室內孩童的玩樂空間?我覺得反而是一般店家、餐廳、診所等候室,或是麵包店等等都有在店內擺放一些孩子可以玩的玩具跟童書,讓孩子不會無聊。當整個城市的店家都有意識到孩子的存在後,釋出的善意就是開放公共空間一角給孩子,比起專門給孩子玩樂的空間,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親子友善』

55917841_10155906341436956_4850279891330924544_o.jpg

圖:桃園中壢五權親子館館內照片

56191288_10155906341321956_437113450372530176_o.jpg

圖:桃園中壢五權親子館館內照片

  近年來台灣也有許多家長開始爭取住家附近是否有孩子可以遊戲的公共設施 ,用創意有特色的遊具取代罐頭設施,強調『共融式遊具』,不管大人小孩或是有特殊需求的大小孩都可以使用。在看過這麼多有趣的遊戲場之後,深深覺得幼兒玩樂的權利被重視值得肯定,但同時也必須建議,遊戲場的遊具除了吸引孩子動手玩之外,遊具規格與安全、後續管理跟維修也非常重要。

士林前港公園.JPG

圖:台北市士林區前港公園

註一:城市面積資訊來源為維基百科,遊戲場資料來源則是達姆市公所的公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