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兒童大頭條

從棄嬰到慣偷 一個15歲少年的失色人生

新聞出處:華西都市報

阿龍的臥室異常簡陋。

阿龍向記者展示早上吃剩的炒四季豆。

  15歲的少年阿龍(化名)可能沒想到,多年的“小偷小摸生活”,最終卻敗給25根未成熟的玉米棒子,還因此被送進派出所。這是6月1日的事情。如果沒有輟學,這天應該是阿龍的最後一個兒童節。不過,他親生父母不會知道這些,阿龍才幾個月大時,就成了一名棄嬰

  在武勝縣回龍村村民眼裏,這個打小就小偷小摸的“壞孩子”,雖被親生父母遺棄,如果養父能好好教育,將來也可能會出人頭地。

  但是,世界上沒有“如果”。

撿回來的孩子

  從廣安武勝縣城坐車到回龍村村口,再步行10多分鐘鄉間小路,就是阿龍的家。

  1998年冬,當時44歲的李國民還是武勝縣城裏一名人力三輪車夫。一天,村民見這個單身漢回村時,手裏居然抱著一個用毯子裹著的嬰兒。此事當時在村裏引起不小的轟動。

  據回龍村多位村民回憶,李國民說棄嬰是他在縣城一處公廁撿的。雖然嬰兒是兔唇,但村民們還是為李國民感到高興,因為,“單身漢也有老去的一天,這孩子長大後至少能為他養老”。

  嬰兒就是現在的阿龍,如今已長成1米6左右的個頭,身體結實。2005年,當地政府出錢,送阿龍到南充做了兔唇修復手術,不過,至今說話仍有些吐詞不清。阿龍現在仍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阿龍到李國民家的那天,就是他的生日。而李國民也至今未娶。

  事後證明,阿龍接下來的15年人生軌跡,受這個新家庭的影響頗大,以至于他最終因偷盜,被人送進了派出所。

  不光彩的童年

  6月4日,星期二。阿龍不像其他同齡孩子,能坐在教室裏讀書,而是坐在自家破舊的門檻上,望著院子裏晾好的衣服發呆。

  “想讀書嗎?”記者問。阿龍沒直接回答,沉默許久才擠出一句:“在學校(和其他學生)合不來,讀完四年級就沒讀了。”隨後便岔開話題。

  阿龍在學校待不下去,在熟悉他的村民們看來,他的童年有太多的“不光彩”。

  綜合多位村民講述,阿龍從小就有小偷小摸的習慣,有時候偷村民的雞,然後逃到山上烤著吃;有時候偷鄰居家的菜刀,再讓鄰居拿錢贖回去;有時候偷村民農田裏未成熟的農作物……

  面對這些“指控”,阿龍默不作聲。只是當有村民說拿10塊錢贖回菜刀一事,阿龍堅持說只收了5塊錢。

  回龍村村支書周志斌曾將阿龍的這些劣行告訴李國民,希望他為孩子未來考慮,好好教育,不過後者不以為然,並認為這是阿龍“長大有出息的徵兆”。

  直到6月1日,因偷走一村民地裏25根未成熟的玉米棒子,阿龍第一次因偷竊被送到派出所。有人猜測說阿龍可能是沒吃的才去偷玉米,阿龍對此仍然是沉默。

  在村民看來,阿龍這次的做法確實傷了當農民的心,“你說嘛,包谷(玉米)還沒長大就被他掰了,種莊稼的人哪個看了能不傷心”。由于記者一直未能聯係上當事村民,所以無法知道他將阿龍送去派出所的初衷。

  不過,李國民至今還不知道這事,他正在浙江打工,希望能將這個幾乎一貧如洗的家繼續撐下去。

再一次被“遺棄

  當初,李國民抱回阿龍時,家裏只有兩間用石頭砌成且室內相通的屋子,一間廚房,一間臥室。如今15年過去,房屋格局未變,只是更顯得破舊了些。

  5月5日,這個日子,阿龍記得特別清楚,是養父外出打工的日子。臨行前,李國民留給阿龍600斤糧食、一張存有500多元現金的銀行卡、兩包鹽、外加半壇豬油。在村民們看來,阿龍現在就像是再次被遺棄的“孤兒”。

  有時候正值飯點,只要看到阿龍經過,村民就會叫他到自家屋裏吃飯,“這年頭,誰家會缺一碗飯嘛”。就在幾天前,76歲的鄰居周德慧老人在路上碰見阿龍,知道阿龍很久沒吃肉了,便回家切下一塊臘肉讓阿龍帶回家。

  對于養父丟下自己去浙江打工,阿龍不願說自己的想法。“反正我自己會煮飯,也可以自己背谷子去打米。”阿龍一邊說一邊揭開鍋蓋,展示早上吃剩的炒四季豆。

  在阿龍臥室裏,一張靠墻的破木板床上,搭著一張篾席,外加一床毯子,就是他晚上睡覺的地方,因為天熱,阿龍自制了一個小電扇。整間屋子裏的物品擺放雜亂無章。窗口用于防盜的木棍已少了一根,但這並無大礙,除谷倉裏的糧食,還有晚上在廚房裏睡覺的兩只雞外,這個家已找不出任何值錢的東西。

  說話間,一只覓食回來的白雞在人群裏穿梭,最後伸長脖子試圖啄一位蹲著的村民褲兜裏的手機。這一幕被阿龍及時發現,抬起穿著破涼鞋的左腳,狠狠一蹬,白雞趕緊悻悻走開。平時,家裏的兩只雞會陪阿龍度過漫長的白天、黑夜。假期會好點,阿龍可以找村裏三四個年齡相倣的留守兒童玩。

  因為李國民沒有手機,也沒給村裏其他人打過電話,自去浙江後,阿龍就失去了養父的任何消息。因此,記者也未能聯係上李國民本人。

  不確定的未來

  記者到阿龍家時,周圍的鄰居聞訊圍了過來,因為阿龍家實在找不出一條能坐的板凳,一位鄰居趕忙從自家搬來兩張長條凳,搭在凹凸不平的院壩裏,招呼記者幾人坐下。鄰居園祖明(音)說:“我們也希望更多的人關心這個娃兒,不要讓他走上一條不歸路。”

  當天,當地派出所所長易林和同事一起,買了兩袋米,和一桶油去看阿龍,“如果你(阿龍)有什麼需要幫助,可以直接來派出所找我,千萬不要去幹違法的事情了”。

  易林說,他們當天在派出所對阿龍進行教育後,就讓他回家了。“他還只是個孩子。”易林說,在了解阿龍的家庭環境後,他和所裏同事就決定要對阿龍進行長期幫扶,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的人來關心這個輟學少年,不要讓他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

  如今,阿龍不知道家裏的糧食什麼時候會吃完,更不知道養父會什麼時候回來。對于未來,輟學在家的少年阿龍臉上,還看不出任何焦慮。編後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阿龍,這個被遺忘了的天使,他的未來在哪裏?當編完這篇稿件時,依然找不到答案。如果沒有父母15年前的遺棄,如果學校願意為挽留阿龍多做一些努力,如果養父能在心理上給他多一些的關照。但這些如果是如此地蒼白,蒼白到我打這幾行字的時候,都覺得無地自容。感謝當地派出所所長易林和他的同事,他們看到了問題的本質,願意對阿龍進行長幫扶。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參與到幫扶中,讓這個15歲的少年,能擁有他這個年齡應有的純真與快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