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小孩挑食? 非也! 其實是食物恐新症!

小孩這個不吃那個不吃,著實讓媽媽很傷腦筋不知道如何煮菜配菜,不愛吃苦瓜算了算了,那就改煮別的蔬菜吧!

其實,在挑食的領域中發現孩子不吃原來不是難搞,有可能只是他們具有食物恐新症的關係。食物恐新症是指人類在演化的過程為了保護自己不因亂吃東西而造成受傷、生病等等,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神農氏嘗百草的精神,願意嘗試各種食物,每個人在接觸新的食物時,有人接受度高有人接受度低,第一次接觸新食物低的人,我們稱為食物恐新症。

舉例來說去年我去杭州演講,主辦單位請我吃當地烤蟬蛹,這烤蟬蛹聽起來恐怖,但其口感也就是外脆內軟不難吃的,同行的心理師朋友雖在我們的慫恿下但仍不願意接觸,我就是食物恐新症低的人,我朋友相對就是食物恐新症高的人。就如同在一個新環境中,有些孩子立刻能適應和大家打成一片,有些孩子要默默的觀察很久才能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中。因此,食物恐新症也跟孩子的氣質不同而有所不同。

根據研究孩子到底要接處多少次新食物後才能下降對此食物恐新症的狀況?平均要15次喔,多的還有30次。家長看到這邊有沒有忽然覺得寬心許多? 試想,週週煮一次這新食材,15次也等同於要煮三個半月呢!

今年暑假的演講講了快一千人次的幼教老師、小國國中老師、家長,在每場我請問大家在上學期中有開過苦瓜的請舉手,結果大約只有不到1%的人有開過苦瓜給小孩嘗試吃。大家都知道孩子不愛吃苦瓜,也因次自然就少開或不開,接觸頻率少要能降低對苦瓜的食物恐新症也就難,因此,我都戲會吃苦就代表長大的開始了!因為累積起來接觸的苦瓜頻率增加了!

去年我開了一個”五感心食趣,挑食無所懼”的改善兒童挑食班的研究計畫課程,在網路上找了十對親子其中孩子都會挑食讓家長煩心,針對挑食的苦瓜我們請了藍帶廚師幫忙設計梅漬苦瓜,讓苦瓜吃起來酸甜遮住那苦的口感,我們讓十個小孩戴上眼罩放著音樂,把切好一片片的苦瓜由父母放入孩子的口中,大家猜猜看孩子能夠連吃幾片苦瓜?

在盲測試吃之下孩子一片片的連吃三片,忽然,有一個孩子吃出苦瓜,大喊這是苦瓜,本來要吃第四片苦瓜的孩子也拒絕吃,讓我們不經菀爾的是孩子是聽到苦瓜不吃苦瓜、看到苦瓜不吃苦瓜,但卻能接受以嘴品嘗的苦瓜,因此食物恐新症雖然要接觸15次才能改善或增加接受度,但是,孩子越大我們在提供那15次時,因為舊時的記憶關係,讓孩子產生抗拒。

因此,改善挑食就是讓孩子多嘗試多接觸不同食材,進一步就是強調如何接觸的生活應用於五感體驗,如種豆芽菜(觸覺體驗)、炒豆芽菜(味覺、嗅覺體驗)、炒豆芽菜的配色與擺盤(視覺體驗)、唸豆芽菜的繪本給孩子(聽覺體驗),將營養融入生活中玩就會發現改善挑食與偏食其實一點也不難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