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育兒知識家

爸媽照顧孩子的情緒調適,如何才能不被負面情緒影響

忙了一天工作,好不容易下班了!還沒打開家門就聽到孩子在哭的聲音,一進去妹妹就馬上告狀:哥哥搶我的玩具!哥哥又打我了!一氣之下就打了哥哥一巴掌,覺得孩子是故意的!怎麼說都不聽!

孩子哭叫著:又不是我先的,媽媽偏心!每次都只打我!孩子跑回房間,連晚餐都不吃,整個家庭氣氛都凝結了!

 

理解孩子天生氣質

每個孩子與生俱來不同的特質(可參考衛福部網站:兒童氣質與正向管教)。有的孩子堅持度高,堅持自己動手穿襪子,偏偏大人心急上班要遲到了而協助,而孩子卻可能因此大發雷霆。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但可以調整,當理解引爆孩子情緒的地雷,更能引導孩子調整,降低衝突。例如:當下我們給予那三分鐘時間,鼓勵好行為的堅持度,孩子有成就感又增加生活自理能力。

 

讀出孩子的內在情緒

情緒通常是有原因的,大人需學習做孩子的情緒翻譯機,當孩子「生氣」來告狀哥哥搶玩具,內在情緒可能是「擔心」,擔心自己玩的時間不夠多、擔心哥哥會弄壞玩具,也可能是「期盼」,期盼媽媽能幫忙,期盼公平。當我們理解進而說出孩子內在情緒行為,可以將當下情緒緩和,也可開啟溝通的管道。

 

危機就是轉機

情緒沒有對錯,都是面對事件下真實的情緒,提醒著自己要讓孩子有犯錯的機會、允許孩子犯錯,因為他們也是在嘗試錯誤方式中為下次做調整,但孩子安心於真實的情緒被承接,知道大人會協助他處理當下的事件,那麼孩子將慢慢成為自己的主人,與您分享他如何處理情緒,例如:媽媽,我今天生氣時,有先去喝水,然後,生氣哥哥就不見了。

 

神救援

放慢自己步調,先照顧自己,如果察覺自己被影響,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情緒,找尋神救援接手處理(當然,這需要先討論救援的方式,以避免成為豬隊友,反而讓自己收拾殘局),讓自己先離開現場,好好梳理自己情緒、放鬆、想想要如何重回現場,讓自己成為「值得模仿處理情緒的大人」。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就是做好的情緒支持環境,學習以夠好的父母,取代完美的父母,在學習情緒的這條路上成為彼此的夥伴。